苏晴把剩下的饼子塞进包里:“也是运气好,他们没较真。咱们别耽误了,赶紧离开这儿。”
重新上路后,马六的话少了些,只是一个劲儿地催马。我跟在他旁边,忍不住问:“马兄弟,你以前遇到过这种情况吗?”
马六叹了口气:“遇到过好几次,有次还被蒙古兵扣了商队的货,差点没回来。现在这世道,走哪都不太平,也就你们丐帮还敢跟蒙古人硬拼。”
“不是我们敢拼,是没办法。”我看着路边荒芜的田地,地里长满了野草,看不见一个农夫,“要是不抵抗,蒙古人打过来,老百姓更没法活。”
马六点点头,指着前面的一座城说:“前面就是南阳了,咱们进城后找家客栈住下,明天一早过西夏边境。城里有我认识的人,能帮咱们打探下漠北的消息。”
进了南阳城,街上比襄阳冷清多了,不少店铺都关着门,偶尔能看见几个流民蹲在墙角,眼巴巴地看着路过的人。马六领着我们去了一家叫“悦来”的客栈,掌柜的是个留着山羊胡的老头,见了马六就热情地打招呼:“六子,好久没来了,这次带的什么货?”
“张掌柜,这次不是来带货的,是带几位朋友去西夏。”马六压低声音,“跟你打听个事,最近漠北那边有什么动静吗?”
张掌柜的脸色变了变,把我们领进后院的小屋,关上门才说:“你们要去漠北?最近可别去!蒙古大汗窝阔台在王庭搞什么‘祭天仪式’,听说还调了不少兵守着,连靠近王庭的商队都被赶回来了。”
我心里一动,祭天仪式?难道就是窝阔台准备用魂晶激活传功钵的仪式?我赶紧追问:“张掌柜,你知道这祭天仪式什么时候开始吗?蒙古人为什么调这么多兵?”
张掌柜摇了摇头:“具体什么时候开始不清楚,只听说蒙古人在找什么‘宝贝’,谁要是敢打听,就砍头。你们要是去漠北,可得小心点,别凑那个热闹。”
谢过张掌柜,回到房间后,我把苏晴和陈默叫过来:“看来蒙古人确实在王庭搞小动作,祭天仪式很可能就是为了魂晶。咱们得加快速度,赶在仪式开始前拿到魂晶,不然就麻烦了。”
陈默拿出地图,指着上面的一个点说:“从南阳到西夏兴庆府,最快要走五天,再从兴庆府到漠北王庭,还要走十天。要是咱们每天多赶点路,说不定能提前两天到。”
苏晴皱了皱眉:“可是弟子们的体力有限,每天赶路太久,到了漠北就没力气行动了。咱们得平衡好速度和体力,不能顾此失彼。”
我想了想,觉得苏晴说得有道理:“这样吧,咱们白天正常赶路,晚上找安全的地方歇脚,让弟子们轮流守夜。马六说他认识西夏守关的人,咱们过了关就能快些,应该能赶在仪式开始前到王庭。”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离开了南阳,往西夏边境赶。路上的流民越来越多,有不少是从北方逃过来的,一个个面黄肌瘦,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有个老太太抱着个孩子,拦住我们的马,哭着要吃的:“好心人,给点吃的吧,孩子快饿死了……”
我心里一酸,让弟子们拿出些饼子递给她。老太太接过饼子,对着我们连连磕头:“谢谢好心人!谢谢好心人!”
看着老太太的背影,苏晴叹了口气:“要是蒙古人再这么打过来,还会有更多人流离失所。咱们一定要拿到魂晶,激活传功钵,这样才能更有力地对抗蒙古人。”
我摸了摸后背的青铜丐钵,感觉钵身传来一阵温暖的力量:“放心,咱们一定能拿到魂晶。为了这些老百姓,也为了南宋,咱们不能输。”
走了三天,终于到了西夏边境的关卡。马六让我们在关外等着,自己拿着通关文牒去见守关的小校。没过多久,马六就回来了,脸上带着笑:“成了!小校收了好处,让咱们从侧门过去,快走吧!”
众人跟着马六绕到侧门,一个穿着西夏军服的士兵正在门口等着,见了我们就摆了摆手:“快点走,别耽误时间!”
过了关卡,就进入了西夏境内。跟南宋比起来,西夏的田地要荒芜得多,偶尔能看见几个西夏士兵骑着马巡逻,眼神警惕地盯着路过的人。马六催着我们快马加鞭,一边走一边说:“咱们得赶紧赶到兴庆府,在那儿补给点粮草,再打听下漠北的最新消息。”
又走了两天,远远地能看见兴庆府的城墙了。这座城比襄阳小些,但城墙很高,上面布满了箭楼,看着戒备森严。马六指着城墙说:“兴庆府是西夏的都城,城里有不少南宋来的商人,咱们可以找家商行歇脚,顺便打探消息。”
进了兴庆府,街上比南阳热闹些,有不少穿着西夏服饰的人在做生意,还有些西域来的商人,牵着骆驼在街上走。马六领着我们去了一家叫“通源”的商行,掌柜的是个南宋人,见了马六就热情地迎上来:“六子,这次带的货呢?”
“王掌柜,这次不是来带货的,是带几位朋友办事。”马六压低声音,“跟你打听个事,最近漠北蒙古王庭的祭天仪式,你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