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要道谢,就见账房先生匆匆跑进来,手里拿着本账簿:“帮主,林长老,咱们襄阳城的存粮只够维持半个月了,周边分舵的粮道还没完全恢复,有些分舵还得靠咱们接济,这可怎么办啊?”
我心里一紧,流民安置点每天要消耗大量粮食,丐帮弟子的口粮也不能断,要是粮食不够,之前的努力就全白费了。我接过账簿翻了翻,上面记录着每天的粮食支出,流民有三千多人,丐帮弟子有一千五百人,每天要消耗两石粟米、一石麦麸,还有不少蔬菜。
“周边的农田怎么样了?”我突然想起一件事,襄阳保卫战期间,城外的农田被蒙古军糟蹋了不少,但肯定还有没被破坏的。
账房先生叹了口气:“城外的农田倒是有不少,可流民里大多是老弱妇孺,能种地的没几个,而且现在正是春耕时节,要是错过了播种,今年就没收成了。”
我眼前一亮,春耕!这正是解决粮食问题的关键。我之前在现代学过农耕知识,知道怎么选种、怎么施肥,还能改良农具。我跟耶律帮主说:“帮主,咱们可以组织流民开垦荒地,丐帮出种子、农具,让能种地的流民去种地,收获后按比例分给他们,这样既能解决流民的生计,又能补充粮食。”
耶律帮主有些犹豫:“可流民们连饭都吃不饱,哪有力气种地?而且他们也不一定会种啊。”
“这个好办。”我胸有成竹,“首先,咱们每天给种地的流民多补一碗粥,保证他们有力气;其次,我来教他们怎么种地,选颗粒饱满的种子,用草木灰当肥料,还能改良锄头、犁铧,提高种地效率。另外,咱们可以把农田分成小块,让流民们自己负责,收获后他们能拿到三成,这样他们才有干劲。”
周沧长老听了眼睛一亮:“这法子好!既解决了粮食问题,又让流民有了事做,免得他们在城里闲逛惹麻烦。”
耶律帮主也点了点头:“就按你说的办,林越,这件事也交给你负责,需要什么物资,尽管跟账房要。”
接下来的三天,我忙得脚不沾地。白天组织流民开垦城外的荒地,教他们选种、耕地,还去铁匠铺指导铁匠改良农具——把锄头的刃磨得更锋利,在犁铧上加了个小铁片,这样耕地更省力。晚上则在总部整理襄阳防御经验,把巷战防御、陷阱设置、急救知识都写成手册,准备交给南宋将领曹友闻。
曹友闻是南宋少有的主战派将领,在襄阳保卫战中跟丐帮合作得很愉快,要是能让朝廷在其他边境城池推广这些防御经验,后续抗蒙就能多一分胜算。我把手册写好后,特意让人抄了三份,一份给曹友闻,一份给耶律帮主,还有一份留给丐帮的传功堂,供后续弟子学习。
第三天傍晚,我收拾好行李,背着青铜丐钵,来到城门口集合。苏晴已经到了,穿着一身青色的劲装,背上背着长剑,看到我就笑着迎上来:“林越,没想到你真要带我们去漠北,我早就听说漠北的草原一望无际,正好去见识见识。”
陈默也来了,手里提着个布包,里面装着侦查用的工具:“林长老,我已经打听好了,从襄阳到漠北要走一个多月,路上要经过西夏境内,咱们得小心蒙古的游骑。”
十个“破蒙军”的弟子也都到齐了,他们穿着统一的黑色劲装,腰里别着短刀,背上背着弓箭,个个精神抖擞。我看了看众人,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这些人都是跟我出生入死的兄弟,有他们在,就算到了凶险的漠北,我也有信心完成任务。
“都准备好了吗?”我高声问道。
“准备好了!”众人齐声回答,声音洪亮。
我点点头,翻身上马:“那咱们就出发,目标漠北蒙古王庭,找到魂晶,绝不能让蒙古人得逞!”
马蹄声响起,十几匹马朝着北方疾驰而去,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襄阳城的轮廓渐渐消失在夜色中。我回头望了一眼,心里默念:襄阳,等我们回来,一定会带着魂晶,让丐帮更加强大,让南宋不再受蒙古人的欺负。
青铜丐钵贴在我的背上,微微发热,像是在回应我的决心。我知道,这趟漠北之行必定充满凶险,但只要有传功钵在,有身边的兄弟在,我就不会退缩。传功钵的最后线索,魂晶的秘密,蒙古王庭的阴谋,很快就要一一揭开了。
喜欢丐帮神丐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丐帮神丐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