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不行?” 我赶紧说,“上次守襄阳,弟子们表现得都很好,只是缺训练。我打算请曹将军派几个宋军教官来,教弟子们列阵、用武器,再结合咱们丐帮的武功,用不了半年,‘破蒙军’就能形成战斗力。而且组建‘破蒙军’,还能给流民一条活路——现在很多流民没饭吃,加入‘破蒙军’能有饭吃,还能保家卫国,他们肯定愿意。”
耶律齐摸着下巴,沉思了一会儿:“你说得有道理。不过...这改革肯定会遇到阻力,尤其是几个老长老,他们一直觉得‘丐帮就该乞讨为生’,要是让他们知道你要建学堂、组军队,肯定会反对。”
“这个我知道。” 我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明天召开长老会议,我跟他们解释。上次襄阳保卫战,咱们靠改革后的战术才守住襄阳,要是还按老办法,早就被蒙古人攻破了。我会让他们明白,改革不是为了改变丐帮的本质,而是为了让丐帮能更好地活下去,更好地保护百姓。”
第二天一早,长老会议在总部的议事厅召开。十几个长老坐在椅子上,有的脸色严肃,有的交头接耳,显然已经听说了我的改革方案。耶律齐坐在主位上,清了清嗓子:“今天叫大家来,是想跟大家商量丐帮改革的事。林越刚从漠北回来,带来了传功钵,还制定了改革方案,现在让他跟大家说说。”
我站起身,把改革方案念了一遍。刚念完,一个白发苍苍的长老就站起来,拍着桌子说:“胡闹!简直是胡闹!丐帮自古以来就是乞讨为生,建学堂?教弟子识字?这不是让弟子们忘了本吗?还有组建‘破蒙军’,咱们是江湖门派,不是军队,跟蒙古人硬拼,不是送死吗?”
其他几个老长老也跟着附和:“是啊林长老,咱们丐帮能活到现在,靠的就是‘低调’,要是这么折腾,肯定会被朝廷和蒙古人盯上,到时候咱们就麻烦了!”“我看这改革不能搞,还是按老办法来,稳当!”
我早就料到他们会这么说,平静地说:“各位长老,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但你们想想,上次蒙古人攻襄阳,要是咱们没改良投石机,没设置陷阱,能守住吗?要是咱们的弟子都识字,能看懂蒙古人的密信,能提前发现他们的阴谋,咱们还用得着这么被动吗?”
我顿了顿,继续说:“还有,咱们丐帮的本质是什么?是‘护民抗外’!不是‘乞讨为生’!乞讨只是咱们的营生,保护百姓才是咱们的初心。现在蒙古人要灭宋,要杀咱们的百姓,咱们要是不提升实力,怎么保护他们?组建‘破蒙军’,不是送死,是为了给百姓一条活路,给丐帮一条活路!”
那个白发苍苍的长老还想反驳,方鹤鸣却站起来说:“我支持林越!传功钵已经激活,这是天意,说明丐帮该改革了。上次林越用现代知识解决了粮仓账目问题,还守住了襄阳,他的办法是对的。我觉得可以先试试,在襄阳建一所学堂,组建一支小规模的‘破蒙军’,要是效果好,再在其他分舵推广。”
耶律齐也点点头:“我也支持林越。这样吧,学堂就建在总部旁边,由林越负责,挑选一百个年轻弟子先入学;‘破蒙军’就从丐帮弟子和流民里挑选两百人,由林越和赵老栓负责训练;情报网改革,由情报堂长老负责,按林越说的‘分级传递制度’来改。先试半年,要是效果好,再全面推广。”
见耶律齐和方鹤鸣都支持我,其他长老也不敢再反对,纷纷点头同意。散会后,我松了口气——改革的第一步总算迈出去了,接下来就是把计划落实到位。
当天下午,我就开始筹备学堂的事。总部旁边有个废弃的院子,我让人把院子打扫干净,又找了几个识字的弟子当老师,还从流民里找了个以前当过秀才的人,让他教弟子们算术和卫生知识。消息传出去后,很多年轻弟子都来报名,不到一天,一百个名额就满了。
组建“破蒙军”也很顺利,流民里很多人都来报名,有的是为了吃饭,有的是为了报仇(家人被蒙古人杀了)。我和赵老栓挑选了两百个身体好、有骨气的人,在城外找了个空地当训练场,请曹友闻将军派了两个宋军教官来,教他们列阵、用刀枪、射箭。
刚开始训练的时候,很多弟子和流民都不习惯,觉得太苦太累,有的还想退出。我就跟他们说:“你们想想,你们的家人要是被蒙古人杀了,你们怎么办?要是襄阳被蒙古人攻破了,你们怎么办?现在苦一点,累一点,是为了以后能保护家人,保护襄阳,值得!”
我还以身作则,每天都去训练场跟他们一起训练,一起吃饭,一起睡觉。渐渐地,大家都适应了,训练也越来越认真。有的弟子还说:“林长老,以前我觉得丐帮就是混口饭吃,现在我觉得,咱们是在做大事,是在保护百姓,我觉得特别光荣!”
情报网改革也很顺利,情报堂长老按我说的“分级传递制度”,把情报分成“紧急”“重要”“普通”三级,紧急情报用快马传递,重要情报用信鸽,普通情报用驿站,传递速度比以前快了三倍。有一次,蒙古人派了几个间谍潜入襄阳,情报堂的弟子很快就发现了,还从他们身上搜出了密信,交给我翻译——原来他们是来打探襄阳的防御情况,还好发现得早,没造成损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