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齐拍了拍我的肩膀,眼圈有点红:“去吧,早去早回。襄阳的百姓,还有丐帮的弟子,都等着你的好消息。”
我不再多说,转身跟苏晴、陈默和十个弟子一起,朝着北门走去。走出老远,我回头一看,耶律齐和方鹤鸣还站在城门口,朝着我们的方向挥手。我心里一酸,忍不住加快了脚步——我一定要平安回来,不能让他们失望。
我们沿着小路走了三天,一路上都很顺利,只遇到过几队蒙古游骑,陈默用蒙古话跟他们周旋了几句,说我们是去王庭做皮毛生意的西域商人,还递了点银子,他们就放我们过去了。
第四天中午,我们走到一片沙丘附近,陈默突然停下脚步,眉头皱了起来:“不对劲,前面有马蹄声,好像是蒙古的游骑,人数不少。”
我赶紧让大家躲到沙丘后面,扒开沙子,露出个小缝往外看。只见远处尘烟滚滚,大约有二十多个蒙古骑兵朝着我们的方向过来,手里都拿着弯刀,腰间挂着弓箭,看样子是巡逻的队伍。
“怎么办,林长老?”一个弟子压低声音问,手已经按在了腰间的短刀上。
我想了想,对陈默说:“你带着几个弟子,把咱们的皮毛和货物摆出来,装作正在休息的商人,我和苏晴还有其他弟子躲在后面,要是他们起疑心,再想办法应对。”
陈默点点头,带着三个弟子从沙丘后面走出去,把行囊里的皮毛(都是耶律齐提前准备的,用来伪装)铺在地上,还拿出几个陶罐,装作喝水的样子。
蒙古骑兵很快就到了,为首的一个络腮胡汉子勒住马,用蒙古话问陈默:“你们是干什么的?从哪里来?”
陈默连忙站起身,陪着笑说:“大人,我们是西域来的商人,去王庭做皮毛生意,路过这里,想休息一下再走。”
络腮胡汉子眯着眼睛,打量了陈默几眼,又看了看地上的皮毛,突然跳下马来,走到皮毛旁边,用脚踢了踢:“这些皮毛不怎么样啊,王庭的贵族可看不上这种货色。”
陈默心里一紧,脸上却依旧笑着:“大人说笑了,这些只是样品,好货都在后面的马车上,还没拉过来呢。”
络腮胡汉子哼了一声,突然伸手抓住陈默的衣领,恶狠狠地说:“我看你们不像商人,倒像是南宋的探子!说,你们是不是来刺探军情的?”
陈默脸色一变,刚要解释,络腮胡汉子就拔出弯刀,朝着陈默的胸口刺去。我心里一急,刚要冲出去,苏晴却拉住了我,摇了摇头,指了指络腮胡汉子的身后。
我顺着她指的方向一看,只见远处又跑来一队人马,大约有三十多个,都穿着汉人服饰,手里拿着长枪,朝着这边过来。为首的一个汉子看到蒙古骑兵,大喊一声:“兄弟们,杀蒙古狗!”
络腮胡汉子一愣,回头一看,见是汉人军队,顿时慌了,连忙松开陈默,跳上马,大喊:“撤!快撤!”
蒙古骑兵们也慌了,纷纷调转马头,朝着相反的方向跑。汉人军队紧追不舍,很快就消失在了沙丘后面。
我们从沙丘后面走出来,陈默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心有余悸地说:“好险,要是那些汉人军队晚来一步,咱们就暴露了。”
我点点头,看着汉人军队消失的方向,心里纳闷:“这一带怎么会有汉人军队?难道是朝廷派来的探子?”
陈默想了想,说:“有可能。最近蒙古在漠北增兵,朝廷肯定也派了不少探子来刺探军情,咱们运气好,正好遇到他们。”
我没再多想,让大家赶紧收拾东西,继续赶路。走了大约一个时辰,我们来到一个汉人村落,村子不大,只有几十户人家,大多是以前从南宋迁过来的,靠养牛羊和做皮毛生意为生。
我们走进村子,一个穿着羊皮袄的老汉走了过来,打量了我们几眼,用带着口音的汉话说:“你们是从南边来的吧?”
我愣了一下,点了点头:“老伯,我们是西域商人,路过这里,想找个地方歇歇脚,顺便买点水和粮食。”
老汉笑了笑:“别装了,你们的口音瞒不过我。我也是从襄阳迁过来的,十年前蒙古人打过来,我带着家人逃到这里,才算保住一条命。”
我心里一喜,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老乡。“老伯,既然您看出来了,我们也不瞒您了。我们是丐帮的人,要去蒙古王庭找一样东西,路过这里,想借您的地方歇歇脚。”
老汉脸色一变,连忙把我们拉进旁边的院子,关上门,压低声音说:“你们疯了?蒙古王庭现在戒备森严,到处都是兵,你们去那里,跟送死没两样!”
“老伯,我们有重要的事,不得不去。”我把魂晶的事简单跟他说了说,“要是让蒙古人拿到魂晶,他们就能控制丐帮,到时候不仅襄阳,整个南宋都要遭殃。”
老汉沉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你们这些年轻人,就是胆子大。既然你们要去,我也不拦你们。我这院子后面有个地窖,能藏人,你们先在这里住几天,等风头过了再走。我再给你们准备点干粮和水,顺便跟你们说说蒙古王庭的情况——我上个月刚从王庭回来,知道那里的底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