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里的蒙古兵正在慌乱地拿武器,我们趁机发起进攻。宋军骑兵挥舞着马刀,丐帮弟子拿着短刀和打狗棒,和蒙古兵打了起来。蒙古兵没料到会有援军从后面突袭,很快就败下阵来,纷纷往山谷外面跑。
“别让他们跑了!”我大喊一声,带着人追了出去。山谷正面的蒙古兵也被曹友闻的骑兵打得节节败退,两边一夹击,蒙古兵更是慌不择路,不少人被杀死或俘虏,只有少数几个人跑了出去。
我没时间追逃跑的蒙古兵,连忙带着人去山洞救运粮队的兄弟。山洞门口的蒙古兵见大势已去,早就跑了,我让人打开山洞的门,里面的运粮队兄弟看到我们,都激动得哭了起来。
“长老!你们可来了!”一个运粮队的弟子跑过来,握着我的手,“我们被蒙古人抓住后,他们把我们关在山洞里,还说要把我们当诱饵,引更多的人来救我们,然后一网打尽!幸好你们来了!”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没事了,都安全了!你们怎么样?有没有人受伤?”
“有几个兄弟被蒙古人打伤了,不过没什么大碍。”弟子回答道。
我让人把受伤的兄弟抬出来,交给医堂的弟子治疗,然后让人把破庙里的粮草搬到马车上。三百石粮食,一点都没少,还缴获了蒙古人的几十匹马和一些武器,算是大获全胜。
曹友闻也带着人过来了,看到粮草和运粮队的兄弟都救回来了,高兴地说:“林长老,这次多亏了你!不仅救回了运粮队,还缴获了这么多物资,给蒙古人一个狠狠的教训!”
我笑着说:“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不过咱们不能掉以轻心,蒙古人吃了亏,肯定会报复,咱们得赶紧把粮草运回城里,再加强对运粮路线的防守,防止蒙古人再劫咱们的粮道。”
我们把粮草装上马车,浩浩荡荡地往襄阳城走。路上,我让人把缴获的蒙古马和武器分给大家,每个人都很高兴,士气高涨。
回到襄阳城时,天已经快黑了。苏晴早就带着人在城门口等着,看到我们回来,还带回了粮草和运粮队的兄弟,她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连忙让人把粮草运到粮仓,把受伤的兄弟送到医堂治疗。
晚上,防御总指挥部里灯火通明,耶律齐、曹友闻、苏晴和我坐在桌子旁,讨论着后续的运粮计划。
“水路运粮的事,我已经安排好了。”苏晴首先开口,“城里有二十艘小船,明天一早就可以出发去樊城运粮,每艘船派五个丐帮弟子和两个宋军士兵护送,确保安全。另外,我还让人在河边设了暗哨,一旦发现蒙古人,就立刻发信号。”
曹友闻点头:“官道上的防守也得加强。我派一千名宋军士兵,在北边官道的各个路口设岗,再派骑兵来回巡逻,防止蒙古人再设埋伏。另外,我还让人通知樊城的守军,让他们也派些人手,在樊城那边的运粮路线上防守,确保粮草能顺利运出来。”
耶律齐说:“丐帮弟子会配合宋军,在运粮路线附近侦查,一旦发现蒙古人的踪迹,就立刻报告。另外,咱们还得想办法迷惑蒙古人,比如故意在官道上派一些空的运粮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然后从水路偷偷运粮,让他们摸不清咱们的真实运粮路线。”
我补充道:“还有一件事,咱们得把这次劫粮道的胜利告诉城里的百姓和士兵,提振士气。另外,把缴获的蒙古马和武器分给守城的士兵和弟子,让大家更有信心守住襄阳。”
众人都点头表示赞同。接下来的几天,我们按照计划,一方面从水路运粮,另一方面在官道上设下埋伏,故意吸引蒙古人的注意力。蒙古人果然上当,多次在官道上拦截我们的“运粮队”,结果每次都扑了空,还被我们的伏兵打得落花流水,损失了不少人手。
水路运粮很顺利,蒙古人虽然在河边设了几次埋伏,但都被我们的暗哨发现,提前做好了准备,不仅没让他们劫到粮草,还消灭了不少蒙古兵。城里的粮草越来越充足,百姓和士兵的士气也越来越高,之前因为粮道被断而产生的恐慌情绪,也渐渐消失了。
这天早上,我正在城楼上巡查,突然看到远处的蒙古军营里有动静。蒙古人好像在收拾帐篷,还有不少骑兵在营地里来回跑,看起来像是要撤退。
“陈默,你带几个弟子去侦查一下,看看蒙古人是不是真的要撤退。”我对身边的陈默说。
陈默领命而去,没过多久就回来了,兴奋地说:“长老!蒙古人真的要撤退了!他们已经拆了不少帐篷,还有不少马车在装东西,看样子是要往北撤!”
我心里一喜,但还是保持着警惕:“会不会是蒙古人的诡计?故意装出要撤退的样子,引咱们出城,然后设埋伏?”
曹友闻也走了过来,皱着眉说:“有这个可能。蒙古人之前吃了不少亏,粮草也不足,撤退也是有可能的,但也不能排除他们耍诡计的可能。咱们得派些人手,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一旦发现不对劲,就立刻做好战斗准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