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跟着将领走进樊城,只见城里的百姓都躲在家里,街上冷冷清清,只有宋军士兵在巡逻。偶尔能看到几个丐帮弟子,正在帮着宋军搬运物资,看到我们,都惊讶地打招呼。
“林长老,您怎么来了?”一个丐帮弟子跑过来,兴奋地说,“我们还以为襄阳被蒙古人围死了,没法联系了呢!”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们也是好不容易才偷渡过来的。张顺将军在哪里?我们有急事要跟他商量。”
“张将军在府衙里,”弟子指着前面的一座建筑,“我带你们过去。”
我们跟着弟子来到府衙,张顺将军正在大厅里和几个将领商量事情。他大概四十多岁,身材高大,脸上满是风霜,看到我们进来,连忙起身迎接。
“林长老,你们可算来了!”张顺握着我的手,激动地说,“我正担心襄阳的情况呢,粮道被断了这么久,城里的粮草还够吗?”
我叹了口气:“别提了,城里的粮草最多只能撑一个月。要是再不打开粮道,恐怕就要出乱子了。这次我们来,就是想和张将军商量,能不能从樊城这边出兵,和襄阳里应外合,打破蒙古人的封锁。”
张顺皱起眉头:“我也想啊,可蒙古人把樊城也围了个水泄不通,城外至少有一万蒙古兵,还有不少骑兵。我们城里的兵力只有五千,要是贸然出兵,恐怕不是对手。”
我点了点头,早就料到会是这样。我拿出一张地图,摊在桌子上:“张将军,你看。蒙古人的主力都集中在襄阳和樊城之间,想把咱们两座城分开围困。咱们可以这样——明天一早,你派一支兵力从樊城西门出发,佯攻蒙古人的左翼,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带着弟子和宋军士兵返回襄阳,让耶律帮主和王渊将军派一支兵力从襄阳东门出发,佯攻蒙古人的右翼。等蒙古人把兵力分散到两翼,咱们再集中主力,从中间突破,打开粮道。”
张顺看着地图,沉吟片刻:“这个主意可行!但你们怎么返回襄阳?现在汉水被蒙古人控制,你们再偷渡回去,恐怕会有危险。”
我笑了笑:“我们有办法。来时的小船还藏在汉水岸边,只要避开蒙古人的巡逻船,就能顺利回去。而且,我们还可以趁夜行动,更安全一些。”
张顺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我这就下令,让士兵们准备好,明天一早佯攻蒙古人的左翼。你们今晚就返回襄阳,务必把消息传达给耶律帮主和王渊将军。”
“放心吧,张将军!”我说道,“我们一定能顺利回去。明天早上,咱们就里应外合,打破蒙古人的封锁!”
从府衙出来,已经是下午了。我们在樊城吃了点东西,补充了干粮和水,然后就准备返回襄阳。张顺派了几个熟悉地形的宋军士兵给我们带路,还送了我们一些弓箭和火油,以备不时之需。
我们沿着来时的路,悄悄回到汉水岸边。此时天已经黑了,夜幕笼罩着大地,只有远处蒙古军营的灯火在闪烁。我们找到藏起来的小船,悄悄跳上船,往襄阳方向划去。
夜里的汉水格外平静,只有船桨划水的声音。我坐在船头,看着远处的襄阳城墙,心里充满了期待。只要能顺利把消息传达给耶律帮主和王渊将军,明天就能打破蒙古人的封锁,打开粮道,襄阳城的危机就能暂时缓解。
划了大概一个时辰,突然听到身后传来蒙古战船的声音。我心里一紧,连忙示意众人停下划船,把船藏在一处芦苇丛里。
“怎么回事?”宋军小校低声问。
我指了指身后,只见几艘蒙古战船正朝着我们这边驶来,船上的火把把河面照得通红。“是蒙古人的夜巡船,”我轻声说,“看来他们加强了夜间巡逻,咱们得小心点。”
蒙古战船越来越近,我们屏住呼吸,紧紧握着手里的武器,做好了战斗的准备。就在这时,突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喊杀声——是从襄阳方向传来的!
蒙古战船的士兵听到喊杀声,都愣住了,纷纷朝着襄阳方向看去。我心里一动,知道这是耶律帮主和王渊将军在配合我们,故意制造混乱,吸引蒙古人的注意力。
“就是现在,快划!”我大喊一声,众人立刻拿起船桨,拼命往襄阳方向划去。蒙古战船的士兵反应过来,想要追赶,却被襄阳方向的喊杀声吸引,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调转船头,往襄阳方向驶去。
我们趁机加快速度,很快就到了襄阳岸边。耶律帮主和王渊将军正带着人在岸边等着我们,看到我们回来,都松了口气。
“林越,怎么样?和张顺将军谈妥了吗?”耶律帮主急切地问。
我点头:“谈妥了!明天一早,张将军会派兵力佯攻蒙古人的左翼,咱们派兵力佯攻右翼,等蒙古人分散兵力,再集中主力从中间突破,打开粮道!”
王渊兴奋地说:“太好了!只要能打开粮道,咱们就能缓解城里的粮草危机。我这就下令,让士兵们准备好,明天一早行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