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想着,就见几个百姓扛着工具走过来,为首的是个白发老头,是之前在城外流民安置点认识的张大爷。“林长老,我们听说城墙加固缺人,就带了些乡亲来帮忙。蒙古人要打过来了,咱们也不能光靠你们保护,得自己动手,才能守住家!”
张大爷的话刚说完,又有一群百姓扛着工具赶来,有年轻人,有妇女,甚至还有几个半大的孩子。“我们也来帮忙!”“对,守住襄阳,就是守住咱们的家!”
我看着眼前的场景,眼眶一下子热了。原来百姓们心里都清楚,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挡住蒙古人。我赶紧让弟子们安排百姓分工,年轻力壮的帮忙搬运木材和石头,妇女和老人帮忙打磨工具、准备茶水,孩子们则负责传递东西。
有了百姓的帮忙,城墙加固的进度快了不少。每天天不亮,城墙边就挤满了人,大家有说有笑地干活,一点都不觉得累。丐帮弟子们也很感动,纷纷拿出自己的粮食分给百姓,还教他们一些基本的防身技巧,以防万一。
这天中午,我正在城墙边指挥干活,苏晴带着几个峨眉派弟子走过来,手里还提着几个篮子。“林越,我们带了些干粮和水,给大家尝尝。”
苏晴打开篮子,里面是香喷喷的饼和清凉的茶水。百姓们看到,都高兴地围过来,一边吃一边感谢峨眉派的弟子。
苏晴走到我身边,笑着说:“没想到百姓们这么积极,看来咱们之前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是啊,”我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充满了希望,“只要军民同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对了,全真教的弟子什么时候到?”
“应该快了,丘掌门派人传信说,他们已经在路上了,大概三天后就能到襄阳。”苏晴说,“到时候咱们四大门派的弟子就齐了,对付蒙古人也更有把握了。”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是耶律齐带着几个弟子回来了。“林越,好消息!曹友闻将军已经跟朝廷交涉好了,被扣的粮草明天就能运到襄阳,而且朝廷还额外给了五千套盔甲和一千把弓箭!”
“太好了!”我高兴得跳起来,粮草和武器都有了,百姓和弟子们士气高涨,四大门派的弟子也即将到齐,现在的襄阳,就像一座铜墙铁壁,就算蒙古大军来了,也别想轻易攻破。
接下来的几天,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城墙加固按时完成,新的防御工事也修建完毕;朝廷的粮草和武器顺利运到,丐帮弟子和宋军都换上了新盔甲,手里拿着新弓箭;全真教的弟子也按时抵达襄阳,带来了三百多个精锐弟子,还带来了一批战马,正好补充了骑兵的不足。
蒙古大军到来的前一天,我和耶律齐、苏晴、张磊(昆仑派大弟子)、丘处机(全真教掌门)一起,在襄阳城墙上召开了动员大会。城墙下,站满了丐帮弟子、四大门派的弟子、宋军士兵和襄阳百姓,密密麻麻的,一眼望不到头。
我站在城墙上,看着下面的人群,大声说:“兄弟们,乡亲们!蒙古大军明天就要到了,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要是让他们攻破襄阳,咱们的家人、咱们的家园,都会毁在他们手里!但是,咱们不怕!咱们有充足的粮草,有坚固的城墙,有锋利的武器,更重要的是,咱们有齐心协力的决心!只要咱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守住襄阳,把蒙古人赶回老家!”
我的话刚说完,下面就响起了震天动地的欢呼声:“守住襄阳!赶走蒙古人!”“团结一心!保卫家园!”
欢呼声中,青铜丐钵在我怀里微微震动,像是在回应大家的热情。我知道,明天的战斗会很艰难,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当天晚上,我在城墙上巡查,看着下面灯火通明的襄阳城,百姓们在家中准备着食物和水,弟子们和士兵们在城墙边巡逻,四大门派的弟子则在整理武器和装备,一切都井然有序。
苏晴走到我身边,递给我一件披风:“晚上风大,别着凉了。明天就要打仗了,早点休息,养足精神。”
我接过披风,披在身上,笑着说:“睡不着,总觉得还有什么没准备好。”
“已经准备得很好了。”苏晴看着我,眼神里满是信任,“有你在,有大家在,咱们一定能赢。”
我点了点头,看向远处漆黑的夜空,心里暗暗发誓:明天,我一定要带领大家守住襄阳,不让蒙古人前进一步。为了襄阳的百姓,为了南宋的江山,也为了我穿越而来的使命。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就见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了黑压压的一片,蒙古大军来了。我站在城墙上,看着越来越近的蒙古军队,深吸一口气,下令:“所有人各就各位,准备战斗!”
丐帮弟子们握紧了手中的武器,四大门派的弟子们站在城墙边,搭弓上箭,宋军士兵们则在城门后严阵以待,百姓们也拿着锄头、镰刀等工具,守在城墙下,准备随时支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