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上午,昆仑派的五十个弟子到了,领头的是昆仑派的大弟子张磊,一身青灰色道袍,背着把长剑,看起来很精干。张磊见到我,赶紧拱手:“林长老,我奉何掌门之命,带弟子来协助备战,还请林长老吩咐。”
我笑着说:“张兄客气了,咱们先一起熟悉一下襄阳的防御布局,下午正好有一场实战演练,到时候咱们两派弟子一起参与,也好磨合磨合。”
下午,实战演练在襄阳城外的一片空地上展开。我把参与演练的人分成两队,一队扮演“蒙古军”,由南宋守军的一个校尉带领,拿着仿制的回回炮和云梯;另一队扮演“守军”,由我和张磊带领,丐帮弟子负责街巷防御和投石机,昆仑派弟子负责城墙防守和弓箭袭击,还设置了模拟的加固马面和反坦克壕沟。
演练开始后,“蒙古军”推着仿制的回回炮,朝着“城墙”冲来。我站在“城墙”上,大声指挥:“投石机准备!目标‘蒙古军’回回炮,放!”
丐帮弟子们赶紧转动投石机的绞盘,把石头放在投石臂上,随着一声令下,石头“呼”地飞出去,正好落在“回回炮”旁边,吓得“蒙古军”赶紧停下脚步。
“蒙古军”校尉见状,下令:“快,填沟!把云梯架起来!”几个“蒙古兵”拿着木板,想填进“反坦克壕沟”里,可刚靠近,城墙上的昆仑派弟子就射出弓箭,“射中”了几个“蒙古兵”,剩下的赶紧退了回去。
“蒙古军”不甘心,又组织了一次进攻,这次他们想绕过壕沟,从侧面进攻“城墙”。我早有准备,让丐帮弟子在侧面设置了“陷阱”——用绳子拉着树枝,等“蒙古兵”靠近,一拉绳子,树枝弹起来,把“蒙古兵”绊倒,然后埋伏在旁边的丐帮弟子冲出来,“活捉”了几个“蒙古兵”。
演练进行了一个时辰,“蒙古军”多次进攻都被打退,最后只能“撤退”。演练结束后,参与的弟子们都围过来,兴奋地讨论着:“林长老,您这防御措施太管用了!那投石机真能扔那么远,还有那壕沟,‘蒙古军’根本靠近不了城墙!”
张磊也走过来,对我竖起大拇指:“林长老,佩服!这些防御措施看着简单,却很实用,以后跟蒙古人打仗,咱们心里就有底了。”
我笑着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咱们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接下来的日子,咱们还要多搞几次演练,熟悉各种战术,争取蒙古人来的时候,咱们能打一场漂亮的胜仗!”
正在这时,一个弟子跑过来:“林长老,柳长风在帮里说,这次演练是咱们故意安排好的,不算数,还说‘蒙古军’根本不会这么笨,不会按照咱们的套路来。”
我早就料到柳长风会这么说,心里一点都不慌:“没关系,他愿意说就让他说,咱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就行。明天咱们再搞一次突袭演练,不提前通知,让弟子们随机应变,到时候看看效果。”
第二天一早,我没提前通知,直接让扮演“蒙古军”的弟子突袭襄阳南城门。当时不少弟子正在城门口操练,看到“蒙古军”冲过来,一开始有点慌乱,但很快就想起昨天的演练,按照分工行动:有的跑去搬石头,有的爬上城墙射箭,有的去启动投石机。
“蒙古军”冲了几次,都被打退了。演练结束后,弟子们都松了口气,一个之前被柳长风煽动的净衣派弟子走过来,不好意思地说:“林长老,对不起,之前我不该相信柳长老的话,现在我明白了,您的防御措施是真的管用。”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没关系,只要咱们能齐心协力备战,以前的事就不用提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又组织了几次不同场景的演练,弟子们的配合越来越默契,信心也越来越足。柳长风虽然还在散布谣言,但相信他的弟子越来越少,不少净衣派弟子都主动加入备战,帮着加固城墙、制作武器。
这天晚上,我正在总部整理演练记录,耶律齐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情报:“林越,蒙古大军已经从漠北出发了,大概一个月后就能到襄阳。另外,曹友闻将军派人来说,朝廷会派三万大军支援襄阳,让咱们做好配合准备。”
我接过情报,心里一紧,蒙古大军终于要来了。但看到弟子们这几天的变化,还有江湖联盟的准备,我又有了信心:“帮主放心,咱们已经准备好了,不管蒙古人来多少,咱们都能守住襄阳!”
耶律齐点了点头,拍了拍我的肩膀:“有你在,我放心。明天咱们召开舵主大会,把蒙古大军的消息告诉大家,再安排一下最后的备战任务,争取万无一失。”
我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襄阳城。夜色下,城墙上火把的光芒闪烁,弟子们还在忙着备战,有的在搬运粮草,有的在擦拭武器,有的在城墙上来回巡逻。我摸了摸怀里的青铜丐钵,钵身微微发热,像是在回应我的决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