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流民编伍强防御 密信截获破阴谋

作品:丐帮神丐|作者:爱吃馋嘴蛙的郑辉煌|分类:历史|更新:2025-11-08 23:44:56|字数:11438字

李锐点了点头,转身跑了出去。我回到总部,立刻召集长老们开会,制定应对方案。“蒙古军想伪装成流民偷袭,我们就将计就计。”我指着地图上的北城门,“让丐帮弟子伪装成流民,混入他们的队伍,等他们夜里行动的时候,里应外合,把他们一网打尽。”

长老们都纷纷赞同,立刻去安排人手。我又让人去通知全真教和昆仑派的弟子,让他们做好准备,一旦北城门有动静,就立刻支援。

接下来的两天,北城门的盘查变得异常严格。每一个进城的流民,都要经过三次盘查,确认身份无误后才能进城。情报堂的弟子们则化妆成流民,在城外的流民聚集地打探消息,很快就发现了一伙可疑的人——他们虽然穿着破烂的衣服,但个个身材高大,手上没有老茧,说话的时候还带着蒙古口音,显然是蒙古兵伪装的。

“林长老,已经确认了,这伙人就是蒙古的精锐,一共有五千人,分成了十个小队,分散在城外的流民聚集地,准备在三天后的夜里行动。”情报堂的弟子回来汇报。

我点了点头,心里有了主意:“李锐,你带五百丐帮弟子,伪装成流民,混入他们的队伍,摸清他们的行动计划和联络方式。记住,一定要小心,别被他们发现了。”

李锐领命而去。我又让人去通知曹友闻,让他在北城门附近埋伏好兵力,只等蒙古军上钩。

三天后的夜里,月亮被乌云遮住,整个襄阳城一片漆黑。我站在北城门的城楼里,手里拿着望远镜,紧盯着城外的流民聚集地。三更时分,远处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只见一伙“流民”朝着北城门走来,手里还拿着撬棍和绳索——他们正是蒙古军伪装的。

“准备!”我低声喊道。城楼上的弓箭手立刻拉满弓弦,对准了城下的“流民”。

就在这时,城下突然传来一阵厮杀声。只见李锐带着丐帮弟子,从“流民”队伍里冲了出来,和蒙古军打了起来。蒙古军没想到会被识破,顿时乱作一团。

“放箭!”我一声令下,城楼上的弓箭手万箭齐发,蒙古军纷纷中箭倒地。曹友闻也率领宋军从两侧冲了出来,把蒙古军包围在中间。

蒙古军的首领见大势已去,想要突围,却被陈默拦住。陈默手里拿着一把大刀,三下五除二就把他打倒在地,用绳子捆了起来。

不到一个时辰,战斗就结束了。五千蒙古精锐,除了少数逃脱外,大部分都被歼灭或俘虏。我们还从蒙古军首领的身上,搜出了一封更重要的密信——上面写着,蒙古大汗窝阔台已经决定,在一个月后,派十万大军,分三路进攻襄阳、四川和江淮,务必在三个月内拿下南宋。

“林长老,没想到蒙古军的野心这么大,竟然想一举消灭南宋。”曹友闻看着密信,脸色凝重地说。

我点了点头,心里也很清楚,这只是蒙古军的开始。“曹将军,我们必须尽快把这个消息上报朝廷,让朝廷派援兵支援四川和江淮。另外,襄阳的防御也得加强,尤其是城墙和壕沟,一定要在一个月内完工。”

曹友闻点了点头,立刻让人去写奏折,上报朝廷。我则让人把俘虏的蒙古军押下去,严加审讯,希望能从他们嘴里掏出更多的情报。

接下来的一个月,襄阳城变得更加忙碌。工匠们日夜赶工,加固城墙、挖掘壕沟、建造马面;流民防御队的训练也更加严格,从基础的刀枪训练,到复杂的阵法演练,他们进步得非常快;丐帮的情报堂则加大了对蒙古军的侦查力度,每天都能传回大量的情报。

朝廷也很快回复,派了三万大军支援四川和江淮,还调拨了大量的粮食和武器给襄阳。全真教和昆仑派也派来了更多的弟子,协助我们防守。

一个月后,蒙古军果然如期而至。十万大军,分成三路,浩浩荡荡地朝着襄阳、四川和江淮杀来。站在襄阳的城楼上,看着远处黑压压的蒙古军,我心里却异常平静——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不管蒙古军有多少人,我们都有信心守住襄阳。

“林长老,蒙古军开始进攻了!”陈默指着远处的蒙古军,大声喊道。

我点了点头,拔出腰间的佩剑:“通知各路人马,按计划行动!让他们看看,我们襄阳的厉害!”

城楼上的鼓声震天响起,宋军和丐帮弟子们纷纷拿起武器,准备迎接战斗。流民防御队的队员们虽然有些紧张,但脸上都带着坚定的表情——他们知道,这不仅是一场保卫襄阳的战斗,更是一场保卫自己家园的战斗。

蒙古军的进攻非常猛烈,他们用回回炮轰击城墙,用云梯攻城,一波又一波的士兵像潮水一样冲向襄阳城。但我们早有准备,改良后的投石机不停地把火药包扔向蒙古军,炸得他们人仰马翻;城楼上的弓箭手箭如雨下,把蒙古军挡在城墙外;流民防御队的队员们则拿着刀枪,守在城墙的缺口处,和爬上城墙的蒙古军展开殊死搏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丐帮神丐》,方便以后阅读丐帮神丐第18章 流民编伍强防御 密信截获破阴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丐帮神丐第18章 流民编伍强防御 密信截获破阴谋并对丐帮神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