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襄阳出发往敦煌的路上,我心里一直惦记着两件事:一是尽快找到传功钵的第二个线索,二是搞清楚蒙古在西北增兵的真实目的。苏晴和陈默跟在我身边,一个剑不离手警惕四周,一个时不时掏出地图确认路线,倒让我少了不少后顾之忧。
走了大概半个月,终于看到了敦煌的影子。远远望去,敦煌城被戈壁滩环绕,城墙是用黄土夯筑的,看起来有些破旧,却透着一股历经沧桑的厚重感。城门口的守卫比我想象中森严,不仅有西夏的士兵,还有几个穿着丐帮服饰的弟子——看来敦煌分舵和西夏的关系确实不一般。
“林长老!苏姑娘!陈兄弟!”我们刚到城门口,就看到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快步走了过来,脸上满是笑容。是敦煌分舵的舵主马长风,之前耶律齐已经给他发过信,告知我们要来。
“马舵主,辛苦你特意来接我们。”我赶紧拱手,“路上耽误了些时间,让你久等了。”
“不耽误!不耽误!”马长风笑着摆手,一边引我们进城,一边说,“你们能来,我们敦煌分舵的弟子都高兴坏了。最近蒙古游骑在城外闹得厉害,我们正愁没人商量对策呢,你们来了正好!”
跟着马长风往分舵走,一路上看到不少百姓在街头忙碌,有卖皮毛的、卖玉器的,还有不少西域商人,说着叽里呱啦的外语,倒比我想象中热闹。“马舵主,最近蒙古游骑具体是什么情况?”我忍不住问,“他们是不是经常来城下骚扰?”
马长风叹了口气,脸色沉了下来:“何止是骚扰!上个月他们还突袭了城外的一个牧民部落,抢走了牛羊,还杀了好几个牧民。我们派弟子去支援,结果还被他们埋伏了,折了三个兄弟。”
陈默眉头一皱:“他们有多少人?装备怎么样?”
“大概有一百多骑,都是精锐,手里的弯刀和弓箭都是上等货色,比咱们丐帮弟子的家伙什好多了。”马长风无奈地说,“而且他们行踪不定,打了就跑,我们想追都追不上。”
说话间,就到了敦煌分舵。是一座用土坯砌成的院子,院子里有几棵老槐树,几个弟子正在院子里训练,看到我们,都停下手里的动作,恭敬地行礼:“见过林长老!见过苏姑娘!”
马长风把我们领进正厅,倒上热茶,又让人端来羊肉饼和葡萄干。“林长老,你们一路辛苦,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马长风说,“关于蒙古游骑的事,咱们慢慢说。另外,西夏一品堂的李默兄弟也在分舵,他说有重要的事要跟你们商量。”
李默?我心里一动——之前在西夏兴庆府,李默帮了我们不少忙,他怎么会在敦煌?正想着,就看到一个穿着白色长袍的年轻人走了进来,正是李默。“林长老!苏姑娘!好久不见!”李默看到我们,赶紧拱手,“我听说你们要来敦煌,特意从兴庆府赶过来,想跟你们聊聊蒙古的事。”
“李兄,辛苦你了。”我赶紧请他坐下,“你是不是有什么新消息?”
李默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份密信,递给我:“这是我们一品堂在蒙古军营里的探子传回来的消息,上面说蒙古大汗窝阔台已经下令,让大将速不台率领三万大军,准备进攻西夏的黑水城。黑水城是西夏的西北重镇,一旦被攻破,敦煌就危险了。”
我接过密信,仔细看了看——上面用西夏文写着,还盖着蒙古军队的印章,应该是真的。“这么说,蒙古在西北增兵,不只是为了逼迫西夏臣服,还要直接进攻?”
“没错!”李默脸色凝重,“巴图密使在兴庆府逼国主签臣服协议,速不台又率军准备进攻黑水城,他们是想双管齐下,让西夏没有反抗的余地。国主已经召集大臣开会,商量应对之策,可主和派的大臣还在劝国主妥协,真是急死人了!”
苏晴放下手里的茶杯,皱着眉头说:“要是西夏投降了蒙古,那蒙古下一个目标就是南宋,咱们必须得想办法阻止。林越,你之前不是说要劝说西夏国主和咱们合作吗?现在正好是机会。”
“我也是这么想的。”我点点头,“不过现在蒙古大军压境,光靠嘴说肯定不行,得让西夏国主看到咱们的实力。马舵主,敦煌分舵现在有多少弟子?能不能和西夏一品堂的人联手,在黑水城附近设伏,给蒙古军一个教训?”
马长风想了想,说:“咱们分舵有两百多弟子,其中五十多个是高手。要是加上一品堂的人,大概能凑够四百人。不过蒙古军有三万人,咱们这点人肯定打不过,只能搞偷袭,比如烧他们的粮草,破坏他们的攻城器械。”
李默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蒙古军长途奔袭,粮草肯定是软肋。咱们可以派精锐弟子,潜入他们的粮营,一把火给他们烧了,让他们没办法进攻黑水城。”
我点点头,又看向陈默:“陈默,你擅长追踪,能不能先去蒙古军的必经之路侦查一下,看看他们的粮草队什么时候出发,走哪条路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