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攥着刚收到的急报,指节都泛了白。纸上的字迹潦草却透着慌乱——蒙古小股部队已抵襄阳外围三十里,先锋骑兵甚至敢在离城十里处游荡,显然是在试探守军虚实。
“林长老,南城门的弟兄来报,蒙古人把‘招降旗’都插在护城河对岸了!”丐帮弟子陈默喘着粗气跑进来,脸上还沾着尘土,“那些骑兵嘴里喊着‘南宋必亡’,气得几个年轻弟子差点冲出去拼命。”
我把急报拍在桌上,快步走到襄阳城的沙盘前。这沙盘是我用现代知识改良的,不仅标了城门、街巷,连城外的树林、河流都按比例标注得清清楚楚。耶律齐帮主和几位长老正围着沙盘议论,见我进来,都停下了话头。
“林越,你来得正好。”耶律齐指着沙盘上的襄阳西城墙,“蒙古人擅长攻坚,西城墙最薄弱,怕是他们的主攻方向。朝廷守军那边说,他们的投石机数量不足,怕是挡不住蒙古的回回炮。”
我盯着沙盘,脑子里飞速运转。现代历史书上说,蒙古第一次攻襄阳时,就是靠着回回炮轰开了城墙缺口。但现在是嘉定年间,蒙古的回回炮技术还没后来那么成熟,而且这次只是小股试探,未必会带太多重型武器。
“帮主,我觉得蒙古人这次来,主要是想摸清咱们的底细。”我伸手点了点沙盘上的襄阳街巷,“他们知道襄阳城大,守军分散,说不定想打巷战。但他们忘了,咱们丐帮弟子最熟悉这些街头巷尾,这正是咱们的优势。”
执法长老周沧皱了皱眉:“巷战?可咱们弟子大多只会些基础拳脚,真要是和蒙古骑兵在巷子里交手,怕是吃亏。”
“周长老放心,我有办法。”我转身从柜子里拿出一叠图纸,上面画着我设计的简易陷阱——有埋在地下的绊马索,有藏在门后的落石机关,还有用竹竿和麻绳做的“拒马”。“咱们不用和蒙古人硬拼,就用这些东西拖垮他们。比如这条北街,巷子窄,咱们在两头设上拒马,中间埋上绊马索,蒙古骑兵进来了就别想出去。”
耶律齐拿起图纸看了看,眼睛一亮:“这法子好!既不用太多人手,又能有效拖延时间。林越,这事就交给你负责,需要多少弟子和物资,尽管开口。”
我刚要应声,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走到门口一看,只见几个净衣派弟子正围着一个污衣派弟子争吵,地上还散落着几个破碗。
“凭什么让我们去守城墙?你们污衣派弟子天天在街头混,熟悉地形,该你们去巷战!”一个净衣派弟子叉着腰,语气傲慢。
被围的污衣派弟子涨红了脸:“守城墙是送死的活,你们净衣派就是怕死!当初说要和朝廷合作的是你们,现在要打仗了,你们倒想躲在后面!”
眼看双方就要动手,我连忙上前拦住:“都别吵了!现在蒙古人都快打到城下了,你们还在这里内斗,是想让蒙古人看笑话吗?”
净衣派弟子见是我,语气稍缓,但还是不服气:“林长老,不是我们要内斗,是他们污衣派太不讲理。守城墙危险,巷战就不危险了?凭什么让我们去守城墙?”
我指了指远处的城墙,声音提高了几分:“你们看那城墙,上面有朝廷的守军,也有咱们丐帮的弟子。不管是污衣派还是净衣派,都是丐帮的人,都是大宋的子民!蒙古人打来,不会因为你是净衣派就不杀你,也不会因为你是污衣派就放过你!”
我顿了顿,又说道:“守城墙需要人手,巷战也需要人手。这样,净衣派弟子擅长武功,就去协助朝廷守军守城墙;污衣派弟子熟悉地形,就跟着我打巷战。大家各司其职,共同抗蒙,不好吗?”
净衣派弟子面面相觑,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污衣派弟子也没了怨气,纷纷表示愿意跟着我打巷战。
解决了内斗的问题,我立刻召集污衣派弟子,开始布置巷战任务。我把弟子们分成几个小队,每个小队负责几条街巷,教他们如何设置陷阱、如何传递信号、如何在巷子里偷袭敌人。
“记住,咱们的优势是熟悉地形,不能和蒙古人硬拼。”我拿着一把匕首,在地上画着示意图,“看到没,这条巷子的拐角处有个茶馆,咱们可以在茶馆里埋伏几个人,等蒙古人过来,就从窗户里扔石灰粉,然后趁机偷袭。还有这条胡同,尽头是个死胡同,咱们可以在胡同口设上拒马,把蒙古人引进来,然后从屋顶上往下扔石头。”
弟子们听得很认真,纷纷点头记下。陈默走到我身边,小声说:“林长老,咱们这么做,能挡住蒙古人吗?我听说蒙古骑兵很厉害,冲锋起来没人能挡得住。”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吧,蒙古骑兵再厉害,到了巷子里也施展不开。他们的马进不了窄巷子,只能下马步行,到时候咱们就用陷阱和偷袭,让他们有来无回。”
布置完任务,我又去了城墙。朝廷守军的将领曹友闻正在城墙上指挥士兵加固城墙,见我来了,连忙迎了上来:“林长老,听说你们丐帮要打巷战?这主意不错,正好能和我们守军形成呼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