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工地临时技术组里,一个叫李铁牛的年轻技工,白天听了大帅的讲话,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他盯着工地上那堆从日本纺织厂拉来的锅炉钢管和几截报废的火车头零件,硬是带着几个兄弟,叮叮当当敲了一夜,用乙炔焊枪硬生生焊出了一条简易的、用蒸汽驱动的物料传送带。
当那条丑陋但坚韧的传送带颤颤巍巍地开始转动,将第一筐矿石从低处运上高台时,整个工地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声,那股压抑已久的憋屈和迷茫,瞬间化为了冲天的干劲。
与此同时,被软禁在奉天宾馆的美国记者韦尔斯·史密斯,正奋笔疾书。
他凭借自己经济学家的功底,写出了一份长达三十页的《东北经济崩溃预测报告》,详细论证了在失去外部技术支持后,张作霖的工业化梦想将在三个月内彻底破产。
他将报告藏在面包里,企图通过厨房的小工秘密送往美国领事馆。
不料,那个名叫小豆子的厨房小工,早就被张作霖用几块大洋收买了。
信件被原封不动地交到了张作霖手上。
看完报告,张作霖非但没生气,反而拍着桌子哈哈大笑:“人才啊!这是个人才!老子正愁没法跟老百姓解释为啥要勒紧裤腰带干工业,他就把枕头送来了!告诉他,让他写,随便写,写得越多越好,稿费老子照付!”
几天后,奉天城内外的工厂、学校、茶馆,甚至是澡堂子,都出现了一本免费发放的小册子,标题被张作霖亲自改得极具煽动性——《列强如何处心积虑想让我们饿死》。
报告内容一字未改,全文翻译,将韦尔斯·史密斯那些冷冰冰的经济数据和“中国人无法独立完成工业化”的结论,赤裸裸地展现在所有国人面前。
“看看!都他娘的看看!洋人巴不得咱们永远给他们修铁路、挖煤矿,给他们当一辈子奴工!”
民怨彻底被点燃,转化成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
各个工厂的工人们,竟自发组织起一个个“技术攻关队”、“生产突击组”,贴出大字报,誓要“造出中国人的争气机”!
又一周后,在奉天兵工厂的扩建车间里,第一条完全由本土工程师设计、由工人用现有简陋机床和“凑合”大法制造出来的装配线,成功试运行。
它虽然结构简单,一天只能生产出几百个精度不高的简易轴承,但它的诞生,如同一声惊雷。
张作霖亲自站在厂房中央,对着闻讯赶来的中外记者,指着那条缓缓转动的生产线,用尽全身力气吼道:“回去告诉那些道貌岸然的洋人——以前,是你们不卖给老子!从今天起,是老子不稀罕买了!”
电波将这一幕传遍世界。
伦敦金融城,某位参与制定封锁协议的银行家,看着电报上张作霖的狂言,脸色阴沉地摇了摇头,对着落地窗外的泰晤士河喃喃自语:“我们成功地阻止他拿到了机器……可是,他好像拿到了比机器更可怕的东西——人心。”
而在奉天,一间戒备森严的秘密实验室内,灯火通明。
那份从特殊渠道搞来的福特汽车生产线核心图纸,正平铺在一张巨大的木桌上。
图纸上,已经用中文标注了密密麻麻的修改意见和技术解析。
一支鲜红的铅笔,重重地圈出了发动机缸体的关键部件,旁边是一行刚劲有力的批注:
“此件,三个月内,必须仿制成功!”
凛冬的寒意尚未褪尽,奉天的风依然刮在人脸上像刀子。
但在这片冰冷的土地深处,某种比钢铁还要滚烫的东西,正在积聚、升温,仿佛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只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便要冲破天际。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望向了城外那个日夜不休的巨大工地,望向那条在晨曦中不断向前延伸,即将承载无数希望与钢铁洪流的铁轨。
喜欢老子有系统,颤抖吧小鬼子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老子有系统,颤抖吧小鬼子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