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绿了天下城 “互联本源林” 的新枝,林旁 “本源互联碑” 上的 “本源互联,能量共通” 刻字还沾着晨露,可云海部落的年轻族人阿雾却抱着根断裂的云纹木杖蹲在碑旁,眼神茫然:“传声木塔被磁暴沙尘吹倒了!以前靠木塔听信号聚云,现在没了信号,我连‘手动引气流’的手势都记不全,聚了半天云,连半桶水都没储到!”
话音未落,地底部落的阿岩扛着块生锈的控热阀赶来,阀门上的热力刻度已被沙尘磨平:“能量循环记忆链全断了!年轻辈只记着按阀门刻度释热,现在没了刻度,连‘凭手感调温度’的本质技艺都不会,刚才释热时温度太高,又把热泉通道烤裂了!”
争吵声中,地表部落的阿禾抱着半枯的麦秆跑来,麦秆上的麦穗沾着沙尘,一捏就碎:“枢纽的数据舱被沙尘埋了!以前靠记忆链看灌溉比例,现在没了数据,连‘按麦田干湿度浇水’的本事都没了,昨天浇多了水,半亩麦苗都烂了根!”
龙弈心里一沉 —— 昨夜查看 “身体记忆绳”(孩子们用麻绳编织、记录核心本源身体动作的绳结,如聚云手势、控热手法、灌溉判断动作)时,发现绳上年轻辈的动作记录寥寥无几,当时没料到年轻一代会因 “载体依赖” 丢失核心本源技艺,更没防住载体集体失效会让刚稳定的本源互联体系瞬间崩塌。更糟的是,当天上午,互联本源林旁的 “本源技艺榜” 被人涂了泥:老辈们在 “手动技艺” 旁画了个哭脸,年轻辈则在 “老方法” 上写了 “太复杂”,甚至有人说 “不如放弃互联,各守各的地盘”—— 本源互联体系第一次因 “代际技艺断层” 陷入生存危机。
阿蛊抱着装着干枯能量调节草的陶盆赶来,盆里的草药一碰就碎:“巫蛊部落的古籍里记着‘技艺断则本源亡’!现在云海不会手动聚云、地底不会手动控热、地表不会手动判断灌溉,连‘能量循环’的基础都没了 —— 老辈们的手动技艺要是传不下去,冬天大家连御寒的草药都熬不出来!”
阿豆抱着 “身体记忆绳” 蹲在涂泥的技艺榜旁哭:“绳上记着阿云爷爷聚云的‘双手抬平引气流,掌心相对聚云团’,阿壤爷爷控热的‘拇指按阀心,四指测温度’!年轻辈只要学会这些动作,不用载体也能操作,为什么大家不肯学……”
阿雾立刻反驳:“手动聚云要站在山坡上吹半天风,不如以前按木塔信号轻松!再说,学会了又怎么样,载体没了,还是没法互联!” 地底部落的老族叔阿壤气得直跺脚:“我们当年学手动技艺,是在雪地里练到手指冻僵,在热泉边烤到皮肤发红!现在你们倒好,连最基础的动作都嫌麻烦,以后磁暴再来,谁来救你们?”
龙弈没让矛盾继续发酵,只让阿豆把各部落老辈与年轻辈、巫蛊部落、“符号监督队” 的孩子都召集到互联本源林旁。他举起 “身体记忆绳”,绳上的动作绳结在阳光下格外清晰:“载体是‘本源的壳’,手动技艺是‘本源的魂’—— 壳会碎,魂在就能重建!今天,我们办‘本源代际守护营’,让老辈带年轻辈‘练动作、悟本质、传技艺’,把断了的技艺脉接起来,行不行?”
阿云爷爷颤巍巍地走到人群中央,双手抬平,掌心慢慢相对,指尖竟真的引来了细小的气流:“当年磁暴比现在还严重,木塔、记忆链全没了,我们就是靠手动聚云、手动沟通才活下来的!守护营可以这样办:第一,‘动作实训课’:老辈每天带年轻辈练核心动作(云海练手动聚云、地底练手动控热、地表练手动判断灌溉),练会一个动作才能休息;第二,‘本质悟理课’:老辈边教动作边讲本质(如聚云动作对应‘气流流动规律’,控热动作对应‘温度传导原理’),让年轻辈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第三,‘无载体互联课’:教年轻辈用‘身体信号’沟通(如云海聚云后举云纹木杖,地底释热后敲热泉岩石,地表灌溉后挥麦秆),不用传声木塔也能互联 —— 这样既传技艺,又保互联,好不好?”
年轻辈们面面相觑,阿岩小声说:“我愿意学手动控热!只要能修好热泉通道,再麻烦我也练!” 阿禾也点头:“我想学怎么判断灌溉,总比现在瞎浇水强!”
“本源代际守护营” 很快开营,互联本源林旁的空地上,老辈们带着年轻辈开始了日复一日的训练:
云海部落的训练场上,阿云爷爷带着阿雾等人站在山坡上,双手抬平迎着风,一遍遍地练 “引气流、聚云团”。阿雾站得腿都酸了,掌心也磨红了,终于在第三天引来了一小团云;阿云爷爷趁机讲本质:“双手抬平是为了顺着气流方向,掌心相对是为了让气流汇聚,这就是‘顺势聚气’的本质 —— 记住这个感觉,以后不管有没有风,都能聚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