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我看这儿也没什么事了,明天一早你就送我回去吧。”
槐花舍不得,钻进老太太被窝里,“姥姥,您多住几天嘛。”
老太太在黑暗里摸了摸槐花的头,“家里的地还荒着呢,等闲了再来。”
秦淮茹明白老太太的心思。要不是三婶去请,农忙时节她是绝不会来的。
“行,明天我骑自行车送您回去,正好我还有一天假。”
第二天天蒙蒙亮,老太太就起来了。床上秦淮茹和槐花还睡得正香。
老太太起身后忙活了一阵,看锅里的粥快煮开了,才把秦淮茹叫醒。
秦淮茹打了个哈欠,揉着眼睛问:“妈,这么早啊?”
老太太没好气:“早什么,要是在家,我都该上工了。你快起来,我着急回去。”
“对了,你去你三婶家看看,叫她们过来吃饭。”
秦淮茹穿好衣裳,走到院中打了一盆凉水。冷水扑面,睡意稍退。老太太今日也起得这样早……
她心里只悄悄嘀咕一句,匆匆擦了脸,便快步走向里院。
到了雨水房前一看,门锁紧锁。凑近一瞧,屋里空无一人。
又转头看向傻柱的屋子——门未上锁,人应是在家,只是大清早的,不便敲门。
三婶和京茹去哪儿了?
秦淮茹心中生疑,赶紧折回后院,往停车处一望——三婶的自行车早已不见踪影。
她回屋告知老太太。
李大丫想了想,恍然道:“你三婶最爱面子,怕是趁早人少,已经回村了。既然不在,咱先吃吧,去把槐花叫起来。”
秦淮茹苦笑:“槐花还睡着呢,让她多睡会儿,咱们先吃。”
老太太便没再多说。
饭后,秦淮茹特意叫醒槐花交代一声。
槐花迷糊应着,话一说完,倒头又睡,呼噜声随即响起。
秦淮茹无奈:这孩子,到底听没听进去?
“老大,快走吧!”院子里传来老太太的催促。
秦淮茹快步走出,见老太太已等在自行车旁。
“赶紧回去,还能多干点活。”李大丫心里着急。
秦淮茹推着车,与老太太一同向外走。清晨的四合院静悄悄的,一路未遇他人。
刚出大门,便见贾张氏捏着粗糙的黄手纸,慢悠悠从公厕方向走来。
“晦气。”秦淮茹低语。一大早撞见她,真不痛快。
贾张氏昂头经过,眼风都未扫她们一下。
“神经。”老太太白了一眼,也懒得搭理。
推车至胡同口,秦淮茹有些发怔。
李大丫不知她想什么,连声催道:“发什么呆?快走呀。”
秦淮茹回神,苦笑:“您坐稳,咱这就走。”
李大丫利落地坐上后座。
秦淮茹蹬起车子,车轮缓缓转动。
她忽然开口:“妈,有空您学学骑车吧,学会了,我给您买一辆。”
李大丫揽着女儿的腰,不解地问:
“老大,你口气倒是不小,一辆自行车再便宜也得一两百块,你上哪儿弄这么多钱?还得有自行车票才行。”
秦淮茹蹬着自行车,听出母亲的疑虑,赶紧保证:“妈,您放心,只要您学会了,我肯定给您买一辆。新车我买不起,但旧的还是没问题的。”
“我们院里就有人专门倒卖旧车,价格便宜,还不用票。”
李大丫坐在后座,听了这话心里不由得一动。
“那倒也行,你弟弟都这么大了,连辆自行车都没有。要是能有辆车,说不定找对象也容易些。”
秦淮茹在前头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这老太太,心里装的都是她小儿子。
“老太太,我可是给您买的,不是给您儿子买的。”
李大丫轻轻拍了下她的背,“呸,谁要你出钱?我给我儿子买。”
“得,您就惯着他吧。他挣的工分还没女的多,谁愿意嫁给他呀。”
“啪、啪、啪!”
李大丫气得连拍她好几下,“就你话多!骑快点,我还想早点到家呢。”
“哼,偏心眼的老太太。”秦淮茹小声嘟囔。
“啪!”
她不再作声,把气都撒在自行车上,车轮在胡同里飞快地转动起来。
清晨微寒,秦淮茹骑车虽累,却没出多少汗,后背也没湿透。
她载着老太太骑了一个多小时才到村口,太阳刚升起来。
两人下了车往家走,秦淮茹喘着粗气,这一路可累得不轻。
李大丫看着她,不太满意:“老大,你这身子也太虚了,才这么点路就喘成这样?”
秦淮茹白了她一眼:“妈,您赶紧学骑车,下次换您带我,也尝尝这滋味。”
秦淮茹和老娘一边斗嘴一边转过街角,迎面碰见个中年女人。
“二嫂,这才回来啊?”
李大丫心里不耐烦,但毕竟是亲戚,只好应付:“是啊,他七婶。你怎么没去上工?”
七婶脸一红,有点尴尬:“身子不太舒服,今天就没去。”
李大丫继续敷衍:“哦哦,那可得好好歇着。”
七婶瞅瞅旁边的秦淮茹,又看看老太太,八卦地问:“二嫂,你这是去淮茹家了吧?啥事还得你亲自跑一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