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莲,”父亲声音冷了下来,“还不快去?”秀莲咬了咬唇,终究不敢违逆,只得在一片催促声中低头上台。
松三爷确实是个懂行的。秀莲这姑娘嗓音清亮,模样也俊,一段唱下来婉转有致,引得满堂喝彩。却不知何时,“活阎王”王国煌巡街至此,闻声带人闯入,一直立在台下冷眼睨视。
待秀莲唱罢谢场,他这才大步上台,一脚踹翻大鼓,反手就给她一记耳光:“跑江湖的规矩都喂狗了?真当你阎王爷爷好说话?敢上门打我脸!”
“活阎王”这一闹,众人才恍然回神,纷纷看向松三爷:“三爷…这父女俩,没拜过码头?”
松三爷霎时酒醒,冷汗涔涔而下。坏了,不经意间忘了,这回可真害惨人了。
原来在那年月,戏子属贱业中的贱业,比下九流还不如,就连窑姐儿见了他们都自觉高上一等。他们被称为“有钱人的玩意儿”,不服务百姓,只供权贵消遣,与玩物无异。
那时不像后世有什么公众媒体,唱戏表演基本只为讨阔佬欢心。寻常人想听戏?得掏钱,而且班底、码头、地盘,处处都是规矩。
再低一档的,如天桥卖艺之流,虽说是给穷人解闷,一样得交钱才能听。而要吸引人,就不得不掺进不少“荤段子”。干干净净的曲子根本没人捧场。正因如此,这行当才愈发被人轻贱。
若要在某地登台,必须先“拜码头”!即向地头蛇献礼请安,求得允许。若不拜就上台去演,便是公然瞧不起人、不给面子,后果不堪设想。
喜欢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