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韩宫射宴

作品:我在大周是天子|作者:彭化食品|分类:历史|更新:2025-11-08 08:17:48|字数:5890字

姬延勒住马缰时,韩国都城新郑的城门刚过卯时。史厌从后面赶上来,手里拎着个麻布包,里面是昨晚在宜阳城外捡的秦兵甲片——被姬延敲掉了毛刺,磨得发亮。

“陛下,韩襄王的使者早在城门口候着了。”史厌压低声音,“看那样子,好像不太高兴。”

姬延瞥了眼城门下那个穿着锦袍的中年男人,对方正不停地看日晷,手指在袖摆里绞来绞去。他翻身下马,把缰绳扔给小六子,故意把腰间的秦兵符露了半截出来。

“韩使久等。”姬延拱手时,兵符上的“秦”字在晨光里闪了下。

韩使的脸抽搐了一下,勉强挤出笑容:“姬将军远道而来,我国君已备下射宴,就等您了。”

姬延心里冷笑。韩襄王搞这出“射宴”,明着是欢迎,实则是想探他的底。毕竟他刚从宜阳“借”了秦军的兵符,韩国夹在秦周之间,早就坐不住了。

进了王宫,宴席设在射圃。韩襄王端着酒樽,眼神却瞟着姬延身后的史厌——史厌今天穿了身玄甲,腰间别着把改良过的连弩,箭囊里插着十二支带倒钩的短箭。

“姬将军年轻有为啊。”韩襄王呷了口酒,“听说宜阳一战,将军凭一己之力夺了秦军兵符?”

“侥幸而已。”姬延拿起块鹿肉,慢条斯理地撕着,“倒是韩王的射圃不错,这靶子看着比周室的精致多了。”

射圃尽头的靶子是桃木做的,上面画着熊、虎、鹿三种兽形,最远处的熊靶上还嵌着枚青铜环——那是韩国的“射礼”彩头,射中者能得百金。

韩襄王拍了拍手,一个穿绿裙的少女提着弓走了出来。她约莫十六七岁,梳着双环髻,手里的弓比寻常女子用的长半尺,弓弦上还缠着银丝。

“这是小女韩娥。”韩襄王笑道,“她从小爱射箭,听说姬将军是周室的‘神射手’,非要讨教讨教。”

姬延看向韩娥,对方正抬着下巴看他,眼里的傲气比宜阳的秦军还盛。他突然想起赵奢说的话——“韩襄王的女儿,射箭比男人还准”。

“讨教不敢当。”姬延起身时,小六子已经把他的弓递了过来。这弓是他用特种兵的复合弓原理改的,弓臂嵌着层牛角,拉力比普通的弓大三成。

“那就比三场。”韩娥开口时,声音脆得像弓弦震动,“第一场射鹿靶,十箭内中靶心多者胜;第二场射移动靶,看谁先射落三只飞鸟;第三场……”她顿了顿,目光扫过远处的熊靶,“谁能射穿那枚铜环,就算赢。”

姬延挑眉。移动靶考反应,穿铜环考精度,这丫头是真想跟他较真。

第一局开始,韩娥先射。她拉弓的姿势极标准,左手如托泰山,右手似抱婴儿,十箭出去,九箭中了鹿眼——那是靶心外三寸的圈,比靶心更容易命中,却也更考验稳定性。

“小女献丑了。”韩娥收弓时,嘴角噙着笑,显然对成绩很满意。

姬延没说话,只是把弓弦拉满。他用的是“地中海式射法”,食指中指扣箭尾,无名指搭在弓身——这是现代射箭的标准姿势,在战国能减少三成的体力消耗。

十箭连珠而出,箭箭穿透鹿眼,最后一箭甚至把前一箭的箭尾劈成了两半。

韩娥脸上的笑僵住了。韩襄王手里的酒樽晃了晃,酒液溅到了案几上。

“承让。”姬延把弓递给小六子,拿起块糕点,“韩王的点心不错,比秦军的干粮强多了。”

第二局比移动靶。韩王宫的侍从没放出飞鸟,而是用细绳吊着些涂了彩漆的木鸟,从射圃两侧的廊下滑过。速度极快,还会突然变向。

韩娥射落第一只时,姬延正在调弓弦。他把弓弦放松了半寸,又在箭尾缠了圈细麻——这样能减少空气阻力。等木鸟第三次滑过时,他才抬手,一箭正中木鸟的喙部,力道之大,直接把木鸟钉在了廊柱上。

三局下来,姬延以两胜一平赢了。韩娥把弓扔在地上,气鼓鼓地坐在席上,却偷偷用余光看姬延——她的箭囊空了,姬延的箭囊里还剩三支箭。

“姬将军的射术,真是……”韩襄王搓着手,语气里带着试探,“不知将军对秦韩边境的战事怎么看?”

姬延知道正题来了。他拿起最后一支箭,搭在弓上,突然转身,一箭射向远处的熊靶——那枚铜环在阳光下晃得人眼花,距离足有百步。

“嗡”的一声,箭羽穿透铜环,带着环上的银铃钉进靶心。

“韩王请看。”姬延指着颤动的铜铃,“秦军就像这铜环,看着结实,实则一穿就透。但要是硬碰硬,箭会断,环也会裂。”

韩娥猛地抬头:“你的意思是……”

“周室可以借韩军三百支强弩。”姬延从史厌手里拿过图纸,摊在案上,“这是改良后的弩机,射程比秦军的远五十步,装箭速度快一倍。条件是,韩国要开放粮道,供周室的商队通行。”

图纸上的弩机结构图标得清清楚楚,连木柄的防滑纹路都画了出来——这是他根据现代弩箭原理改的,在战国绝对是跨时代的设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在大周是天子》,方便以后阅读我在大周是天子第65章 韩宫射宴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在大周是天子第65章 韩宫射宴并对我在大周是天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