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侍躬身,双手捧过一个长长的、覆盖着明黄绸缎的托盘,走到刘备身边。
刘备伸手,缓缓揭开了绸缎。
托盘上,安然躺着一柄连鞘长剑。
剑鞘古朴,并无过多华丽装饰,却透着一股森严厚重的气息。
剑格处,隐隐能看到镌刻的龙纹。
“此剑,乃朕昔日于许都时,承蒙……汉帝所赐。”
刘备的声音有些悠远,提及那位早已湮没在历史中的汉献帝,语气复杂。
“虽非神兵利器,却亦象征汉室威严。今日,朕将此剑赐予你。”
他拿起剑,郑重地递向陈到:“见此剑,如朕亲临。许你便宜行事之权,若遇紧急,可先斩后奏!
望你持此剑,永为汉室之干城,扫平奸佞,匡扶社稷!”
殿内彻底安静了。
赐御剑!便宜行事!先斩后奏!这是何等的信任与荣宠?!
无数道目光聚焦在陈到身上,有羡慕,有嫉妒,有震惊,也有深深的敬畏。
陈到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和责任落在肩上。
他深吸一口气,单膝跪地,双手高高举起,接过那柄沉甸甸的御剑:“臣,陈到!谢陛下隆恩!必以此剑,护我大汉,诛尽国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声音坚定,在大殿中回荡。
“好!好!好!”
刘备连说三个好字,脸上露出了病后最为舒展的笑容。
他将陈到扶起,然后看向所有人,声音虽然不高,却带着一种诀别般的庄重:
“众卿!朕之身体,朕自知之。纵得康复,亦非复往日。大汉之未来,社稷之重任,朕……便托付给诸卿了!
孔明总理国政,云长、翼德镇守四方,叔至……锐意进取。望尔等同心同德,光复汉室,还于旧都!则朕……纵死亦无憾矣!”
“臣等必竭尽全力,辅佐陛下,光复汉室!”
以诸葛亮为首,所有大臣再次跪倒,誓言声响彻云霄,带着一种悲壮而豪迈的气息。
朝会在一片肃穆与激昂中结束。
然而,退朝之后,并非所有人都沉浸在忠君爱国的热血之中。
皇宫一角,几名官员聚在一起,低声议论。
其中一人,正是总是一副忧国忧民模样的谯周。
“陛下经此大病,心思似乎愈发倚重那位陈将军了。”一人低声道。
“御剑都赐了!便宜行事!这权力……是否太过了一些?”另一人附和。
谯周捋着胡须,摇头叹息:“陛下爱才之心,可以理解。然则,陈将军所行之事,多标新立异,更改制,重工巧,与民争利,长此以往,恐非国家之福啊。
更何况,其年纪轻轻,骤登高位,又得如此殊荣,只怕……非是能持盈保泰之相。”
他的话语,如同毒蛇吐信,在看似公允的担忧下,埋下了猜忌的种子。
周围几人闻言,皆露出深思之色。
与此同时,荆州,江陵城。
东吴也接到了来自成都的密报。
当他看到“刘备康复临朝”、“重赏陈到,赐御剑,誉为干城”等字样时,眉头紧紧锁起。
“刘备没死……陈到权势更重……”他喃喃自语,眼中寒光闪烁,“此人不除,我江东永无宁日!看来,某些计划,必须要加快了。”
他转身对亲信低声道:“给‘那边’的人传信,价钱好商量,但我要尽快看到结果!必须赶在蜀汉完全消化南中,并凭借那些新式军械壮大之前!”
而就在成都城外,一支风尘仆仆的商队正在接受守城兵士的检查。
看似普通的车队中,几口沉重的箱子被特意打开,里面是璀璨的宝石和罕见的香料,引得兵士们啧啧称奇。
商队首领,一个笑容谦卑、眼神却精明的胡商,操着生硬的汉语道:“军爷,这些都是要献给你们那位陈到将军的……一点心意,感谢他的商队在南中……照顾我们的生意。”
兵士们不疑有他,检查完毕便放行了。
商队缓缓入城,那胡商首领在无人注意时,与人群中一个看似普通的中年文人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那文人微微点头,迅速消失在人流中。
皇帝的康复与重托,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激起的涟漪,却远非仅仅是忠勇与激昂。
潜藏的嫉妒、已久的猜忌、敌国的阴谋、乃至来自远方的“礼物”,都在这“托付”的华彩乐章之下,悄然汇聚,等待着爆发的时机。
刘备将重任托付给了他最信任的人们,却不知这份信任本身,已成为风暴最先冲击的堤坝。
喜欢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