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赎城费”的名义极为刁钻!
既避免了直接承认战败赔偿的屈辱,又实实在在为江东挽回了一些经济损失,保全了面子,里子也没丢太多。可谓老辣至极。
顾雍心领神会:“臣,明白!必据理力争!”
最后的谈判与落定
接下来的谈判,虽然依旧有争论,但基调已定,进程大大加快。
邓芝接到诸葛亮的密令,核心是尽快达成协议,对于一些非原则性问题,可以灵活处理。
对于孙权提出的“赎城费”,邓芝在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后,最终“勉强”答应。
这看似是东吴的胜利,实则仍在诸葛亮的算计之内。
用这些财物,买来东线的彻底稳定和孙权的签字画押,为刘备的病体康复和国内整备争取时间,是完全值得的。
最终,一份名为《吴蜀罢兵睦邻条约》的文书正式拟定。其主要内容如下:
1. 双方自即日起罢兵,以当前实际控制线为界,停止一切敌对行动。
2. 分批交换所有战俘。
3. 开放夷陵、江陵等指定口岸进行互市,税赋细则另定。
4. 蜀汉支付东吴黄金三千两、蜀锦八千匹,作为“补偿”。
5. 双方“一致谴责”曹魏篡汉之逆行,约定“共同维护汉室正统”。
至于共同抗魏的军事默契,则仅存在于孙权、诸葛亮等极少数人的心中和那份秘密备忘录上。
盟誓仪式再次举行。
这一次,双方的脸上都多了几分公式化的笑容,少了几分剑拔弩张。
邓芝带着签署好的条约文书,登船西返。
他知道,任务完成了,但肩上的担子并未减轻。
这份用策略、实力和些许财物换来的和平,能维持多久,无人知晓。
消息传回成都,诸葛亮长长舒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终于可以稍稍放松。
他立刻下令,将部分注意力从东线转向国内政务和刘备的病情调理。
消息传到夷陵,赵云下令守军提高警惕,防止吴军最后时刻反复,但整体防务压力骤减。
消息传到北疆,曹丕得知吴蜀最终签约,气得砸碎了心爱的玉如意,却不得不暂时按下立刻南下的冲动,继续积蓄力量。
建业宫中,孙权看着条约文本,目光深邃。
他得到了暂时的安全和经济补偿,但失去了西出的门户。
“刘备…诸葛亮…”他喃喃自语,“且让你们得意一时。待朕安抚内部,化解北患…今日之失,他日必当十倍讨还!”
一场席卷荆州西部、震动天下的大战,终于暂时画上了一个休止符。
然而,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绝非永恒的和平,而只是一场更宏大风暴之间的短暂间歇。
权力的天平,因成都一张病榻的轻重而微妙摇摆着。
未来的江东,是继续北上争雄,还是西向雪耻?
答案,或许就藏在刘备的病情之中,藏在下一代人的成长之中。
喜欢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