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包拯就立刻回怼,
“立褚是国家的需要,至于立谁这是您的问题,
跟我们做大臣的毫无关系。”】
【此言听上去好像很不讲理,
但是包拯硬把一道要命的难题上升到了国家层面,】
【让仁宗皇帝立刻意识到,他是在为国家着想,是大宋朝的忠臣,
他是出于忠心才提醒皇上,而不是为了一己私欲。】
【所以,包拯在最后毫发无伤,不仅尽到了为臣的本分,
而且还做到了,仅凭一句话就化解了皇帝的所有敌意。】
【这道无解题也瞬间化转为了加分题,
这个就是包拯的为官水平。】
“这个人好厉害啊!”
天幕下,有人震撼得久久说不出话来,
“之前说的那些,我还不是很理解,
但刚才那个皇上生气的时候,我简直要吓亖了。”
这话一出口,气氛这才逐渐轻快起来,
“是啊,生气的时候太吓人了,这人还能坚持住真厉害!”
“这可是皇上,一个不小心,就要命了,
这人胆子还真挺大,没见人都这么生气了,还要反驳他。”
【当时的战马非常重要,必须要有大量的养马场地,
因此,北方地区的很多良田遭到占用,】
【在包拯主抓税收和经济的时候,
他发现其中存在很大的问题,
将良田用于饲养战马很不划算。】
【如果能够继续种地,
那么创造的产值完全可以进口更多的马匹。】
【而且包拯调查的非常清楚,
中原地区完全可以通过贸易往来向他国购买战马。】
【所以北方地区在包拯的建议下,恢复了大量良田。
很多百姓都拿到了不错的收入,】
包拯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
“青天大老爷啊!这是真正的青天大老爷啊!”
被侵占田地,同样的可怜人那个朝代都有。
一位老农激动得流下泪水,双眼通红地指着天幕,
和他的儿孙宣布,
“还能看到我们底层人的生活,孩子们,
我们要给这位青天大老爷立长生祠!”
一大家子纷纷行动起来。
【还有当时的大宋盐税极其的高,
包拯于是建议朝廷降低盐税,】
【但是单纯的建议,恐怕很难说服皇帝和朝廷上下,
尤其是,那些在其中受益的贵族阶层,
他们更是降低盐税过程中,最大的阻力。】
【为此,包拯做了很多准备。】
【于是他就把这一问题,提升到了政治层面,
对皇帝讲述了其中的严重性,】
【他认为高额的盐税,一定会让百姓们铤而走险。
去往辽国买盐,而辽国的财政就会因此增长,
其军力也必然会更加充实,对我朝来说极大的不利。】
【可是如果朝廷通过强硬的手段进行控制,
那么吃不起盐的百姓肯定心生不满,
要么前往他国造成人口流失,要么发动起义威胁政权。】
【即使派出军队镇压,恐怕也要发出不少军费,
而且造成了国民上下的不团结,】
【所以过高的盐税,并不利于国家的管理。
【这番言论力道十足,直接说服了皇帝以及众位大臣,
王满朝文武没有一人反对,
盐税的价格,就这样被包拯打了下来。】
“厉害,围点打面。”
唐朝,狄仁杰对这位和他在后世人眼中,走一个路线的包拯很欣赏,
“不错,只要能够换成其他人的角度,
用利他的言行,来达成自己的目标。”
若是有机会,还真想和这位“包青天”交谈一番,
想必他们应该会有很多共同语言。
【司马光一直有过这样的观点,
他始终认为,
国家和百姓不可能共同富裕。】
【但是纵观包拯的一生,
他在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
从来都以原则性和灵活性兼有的特点,
通过不同角度的强力说辞来进行解决,】
【让皇帝能够非常清楚地看到利弊关系,
因此,他那极具智慧的为官法则,
才是其能够传颂千年的重要原因。】
大唐,
李世民锐利的眼光直直射向屏幕,
“此人是个聪明人,当得了聪明官,
最关键的是,......”
一旁正听得津津有味的程咬金,被突如其来的停顿打住了,
?,??,???
?陛下还不说吗?
看众人都在等待他的下文,李世民这才满意地继续张口,
“最关键的是,他有善心,又有胆气。”
若没有善心,多的是独善其身的聪明人。
若没有胆气,就算注意到这么多的民生问题,也不会想着去解决。
这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因为包拯,我对宋仁宗有了好感。】
【包拯做的最好的就是:在其位谋其职,
不管在任何职位,都只做这个职位该做的事,从不多管闲事也不吃闲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