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孙权:三国最长寿老板的“守成”密码

作品:笑谈历史名人|作者:云影流光|分类:玄幻|更新:2025-11-08 00:52:44|字数:4500字

要说三国这场大型创业真人秀,曹操是那个白手起家的草根逆袭典范,刘备是那个靠人设圈粉的顶流网红,而咱们今天要聊的孙权——那可是妥妥的“富二代守业教科书”。

这位老兄九岁就能跟着哥哥出差混脸熟,十八岁直接继承家业,最后硬是把父兄留下的江东集团做成了上市公司,自己还当了整整五十二年的董事长。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位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老板,到底有什么独门绝技。

一、“躺赢”的富二代?

建安五年,孙策遇刺身亡。临终前把孙权叫到床边,说了句千古名言:“举江东之众,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这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开拓市场你不行,守业维稳我最行。

当时的孙权才十八岁,放在现在也就是个刚上大学的小年轻。突然间接手这么大家业,外有曹操虎视眈眈,内有老臣各怀心思,要说心里不慌,那肯定是骗人的。

《三国志》里描写他刚继位时的场面特别有意思:“待张昭以师傅之礼,而周瑜、程普、吕范等为将率。”这就好比现在的年轻CEO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把老爸留下的老臣都供起来,该给股份给股份,该涨工资涨工资。

最绝的是,他还真把这场面给稳住了。不但稳住了,还让江东集团业绩节节高升。这份功力,可不是哪个富二代都有的。

二、“朋友圈”管理大师

要说孙权这辈子最厉害的本事,那必须是经营人脉。他那个“朋友圈”,简直堪称三国顶级配置。

文有张昭——相当于现在的首席运营官,把内部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武有周瑜——好比现在的市场总监,赤壁一战直接把曹操踢出江南市场;

后来还有鲁肃、吕蒙、陆逊……个个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大将。

孙权用人的艺术,那真是出神入化。他知道什么时候该用年轻人冲劲,什么时候该用老成持重。比如用周瑜时,他才二十六岁;用陆逊时,更是力排众议启用新人。

这就像现在的企业老板,既要给年轻员工机会,又要稳住老员工的心,这个平衡术玩得那叫一个溜。

最经典的是他对甘宁的使用。甘宁以前是黄祖的手下,跳槽到孙权这边后,直接献上“夺取荆州”的战略规划。要是换了个疑神疑鬼的老板,肯定觉得这是反间计。可孙权二话不说就采纳了,后来果然大获成功。

这份胸襟,这份魄力,难怪能成就大业。

三、“墙头草”的生存智慧

孙权这辈子最被人诟病的,就是他那“反复横跳”的外交策略。但细想起来,这不正是他的高明之处吗?

赤壁之战前,他能在“主战派”和“主和派”之间玩平衡;

夺取荆州后,他能在蜀汉和曹魏之间左右逢源;

夷陵之战时,他转头就向曹丕称臣,等打完仗立马翻脸不认人。

这套操作,放在现在那就是顶级商业谈判专家。该强硬时绝不退缩,该服软时立马认怂,永远以利益最大化为准则。

有个特别经典的段子:有一次曹操大军压境,孙权给曹操写了封信,信里那个语气谦卑得啊,简直要把曹操捧上天。结果等曹操退兵,他转头就跟部下说:“我那是逗他玩呢!”

这份“能屈能伸”的功夫,可不是谁都学得来的。就像现在的企业,该融资时融资,该并购时并购,永远把生存放在第一位。

四、“长寿老板”的养生之道

孙权活了七十一岁,在三国的君主里算是相当长寿的了。比曹操、刘备在世时间都长。

要说他的养生之道,那真是值得现在的老板们好好学习。

首先,他懂得“抓大放小”。军国大事亲自过问,具体执行交给手下。这就避免了诸葛亮那种“事必躬亲最后累死”的悲剧。

其次,他特别会“调节心情”。没事就带着文武百官出去打猎,既锻炼了身体,又增进了团队感情。

最重要的是,他深谙“中庸之道”。不像曹操那样锋芒毕露,也不像刘备那样过于仁厚,该狠时狠,该柔时柔,张弛有度。

这份生存智慧,让他在那个战乱频仍的年代,不但活得好,还活得久。

五、晚年的“翻车”现场

不过话说回来,人无完人。孙权晚年也干了不少糊涂事。

最大的败笔就是在立太子这件事上反复无常。先是立孙和为太子,后来又宠爱孙霸,搞得两个儿子争得你死我活。最后干脆把两个都废了,改立最小的儿子孙亮。

这一通操作,直接把东吴的政局搅得天翻地覆。老臣们被迫站队,能臣良将被逼致死,为后来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这就好比一个企业的老董事长,到了退休年纪却迟迟不定接班人,搞得公司内部派系林立,人心惶惶。

所以说啊,再英明的领导,到了晚年也容易犯糊涂。权力这杯酒,喝多了真的会上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笑谈历史名人》,方便以后阅读笑谈历史名人第34章 孙权:三国最长寿老板的“守成”密码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笑谈历史名人第34章 孙权:三国最长寿老板的“守成”密码并对笑谈历史名人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