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严白虎:江东第一草头王的“山寨大王”梦

作品:笑谈历史名人|作者:云影流光|分类:玄幻|更新:2025-11-08 00:52:42|字数:4602字

话说三国乱世,真是啥人都有。今天咱们要聊的这位,堪称东汉末年的“山寨之王”——严白虎。

这位老兄的名头听起来挺唬人:“东吴德王”。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人物,实际上就是个占山为王的土匪头子。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就连当土匪,也得有点真本事才行。

一、“创业”起步:从地方豪强到山大王

严白虎,史书上连个表字都没留下,可见在当时的主流社会眼里,这位仁兄确实不太入流。

他原本是吴郡本地的豪强,家里有点钱,手下有点人。要是太平年月,他估计也就是个地方恶霸,收收保护费,欺负欺负老百姓。可偏偏赶上乱世,这位老兄一拍大腿:“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咱也过过当老大的瘾!”

于是,严白虎在吴郡拉起一支队伍,自称“东吴德王”。这名号起得颇有创意——既要占地盘(东吴),又要立牌坊(德王)。这就好比现在的山寨品牌,非要起个听起来像国际大牌的名字。

他还真把场面撑起来了。史书记载“白虎势大”,手下有数万之众,弟弟严舆还是个能打的。一时间,在吴郡这一亩三分地上,严白虎说话比圣旨还管用。

当地百姓私下都管他叫“严老虎”,这外号很形象——确实跟老虎一样横行乡里。

二、与孙策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要说严白虎这辈子最高光的时刻,那必须是跟咱们的小霸王孙策杠上了。

当时的孙策刚刚脱离袁术单干,正带着兵马在江东开疆拓土。听说吴郡有个自称“东吴德王”的严白虎,孙策差点笑出声:“我这边正牌的都还没称王呢,你个山寨货倒先过起瘾来了?”

于是,孙策带着兵马就杀过来了。

严白虎这边呢?听说孙策要来,赶紧召开紧急军事会议。他在会上慷慨陈词:“孙策小儿,何足道哉!我等据险而守,定叫他有来无回!”

这话说得底气十足,要不是知道他后来的表现,我还真信了。

实际情况是,严白虎深谙“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的游击战术。他在山里修了好多营寨,互相呼应。这一招,堪称东汉末年的“游击战”。

最搞笑的是,他还真觉得自己能和孙策掰掰手腕。派人给孙策送信,信里那个语气,仿佛他才是正牌官军,孙策倒是来犯之敌。

孙策收到信都气笑了,跟部下说:“此等草寇,也配与我谈条件?”

三、“硬核”弟弟严舆的表演

要说严白虎团队里最“戏精”的,还得数他弟弟严舆。

这位老弟自诩万人敌,听说孙策勇猛,偏不信邪,非要单挑。两军阵前,严舆拍马而出,大喝一声:“孙策小儿,可敢与我一战?”

孙策是什么人?那是能跟太史慈打得有来有回的真·猛将。只见他弯弓搭箭,一箭射出,严舆应声而倒。

《吴录》记载的这个场面特别有戏剧性:严舆本来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武艺,在阵前舞刀弄枪,结果被孙策当成活靶子,一箭毙命。

这就好比现在的网游,一个新手村玩家非要挑战满级大佬,结果被一招秒杀。

严白虎在城头上看见弟弟被射死,差点没背过气去。这下可好,不仅输了阵,连亲弟弟都搭进去了。

四、逃亡路上的“神操作”

弟弟战死,军心涣散,严白虎只好开启逃亡模式。但他的逃亡路线特别有意思——不去穷乡僻壤,专往大城市跑。

先跑到余杭,觉得不安全;又投奔许昭,还觉得不保险。最后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去投靠了在福建的另一个山大王——王晟。

这个选择就很有灵性了。好比现在的在逃犯,不往山里躲,非要往另一个黑老大家里跑。结果可想而知,孙策追到福建,把他们一锅端了。

这里还有个插曲:孙策其实想放过王晟,因为王晟当年对孙家有恩。但严白虎?对不起,哪凉快哪待着去。

最后,这位自称“东吴德王”的山寨大王,就这么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史书上连他具体怎么死的都没细说,可见在当时人眼里,这位仁兄确实无足轻重。

五、严白虎的“历史遗产”

别看严白虎在历史上只是个跑龙套的,但他却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反面教材。

首先,他证明了“名头再响,不如实力强”。自称德王也好,拥兵数万也罢,在真正的实力面前都是纸老虎。这就好比现在的某些网红,粉丝数看着吓人,一开直播全是机器人。

其次,他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德不配位”。既然自称“德王”,总得有点德行吧?可他干的还是打家劫舍的勾当。这就很尴尬了——既想立牌坊,又忍不住要做土匪。

最重要的是,严白虎的故事告诉我们:创业可以,但得选对赛道。在那个群雄并起的年代,没有那个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安安心心当个地方豪强不好吗?非要过什么皇帝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笑谈历史名人》,方便以后阅读笑谈历史名人第30章 严白虎:江东第一草头王的“山寨大王”梦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笑谈历史名人第30章 严白虎:江东第一草头王的“山寨大王”梦并对笑谈历史名人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