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成功人士都得一本正经?这位卖草鞋出身的皇叔告诉你,创业路上不妨多摔几个跟头
东汉末年,要是搞个“最惨创业团队”评选,刘备集团绝对能进前三。这位自称“中山靖王之后”的刘皇叔,前半生基本上就在做三件事:投靠别人、被别人打、继续投靠别人。要是那时候有朋友圈,估计他每天发的都是:“今日又失一城,求收留,会编草鞋,能带兵,电话:138XXXXXXXX”
一、皇叔的草鞋,是真是假?
话说涿郡楼桑村,有个高大英俊的穷小子,每天在集市上摆摊卖草鞋、草席。别人卖货吆喝的是“物美价廉”,他倒好,见人先自我介绍:“吾乃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推销家族族谱。
“老板,这草鞋怎么卖?”
“此乃汉室宗亲亲手编织,蕴含皇家气运,只要三文钱!”
路人心里嘀咕:这年头,连卖草鞋的都开始讲品牌故事了?
不过说句实在话,刘备这个“皇叔”头衔,水分可能比长江水还大。中山靖王刘胜,别的本事没有,生孩子可是一把好手——光儿子就有一百二十多个。到了刘备这代,差不多三百年过去了,要是族谱没丢,估计能找出几万个“皇亲国戚”。
但人家刘备就是有这个本事,把虚无缥缈的皇室血脉,硬是变成了自己的金字招牌。后来见到汉献帝,一查族谱——嘿,还真能扯上关系!这下可好,“刘皇叔”的名号算是官方认证了。
启示一:在没有学历的时代,有个好出身很重要;在没有好出身的时代,会讲故事很重要。
二、桃园三结义:史上最成功的“拜把子”
刘备二十八岁那年,终于不想再卖草鞋了。黄巾起义爆发,他敏锐地嗅到了商机——哦不,是事业机会。但在招兵买马前,他先做了件大事:找了两个靠谱的合伙人。
然后在涿县的桃花林里,发生了史上最着名的一场结拜:
刘备(掏出简历):“我,汉室宗亲,有皇室血脉。”
关羽(淡定地):“我,山西运城人,能打。”
张飞(豪爽地):“我,本地土豪,有钱有庄子。”
三人一拍即合,在桃园里歃血为盟。话说这结拜场面,罗贯中描写得那叫一个浪漫:桃花盛开,青牛白马,祭礼完备。但实际上,很可能就是三个不得志的糙汉子,在张飞家后院随便摆了个香案,互相磕了个头。
不过这场结拜的性价比实在是高:刘备出了名分和理想,关羽出了武力值,张飞出了启动资金。最重要的是,他们真的践行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最后差不多是前后脚走的。
趣闻一则:据说结拜时还争论过谁当老大。张飞提议爬树定顺序,关羽二话不说蹭蹭上去了,刘备慢悠悠走到树根一坐:“树从根起,我在最下面。”——看看,这就是格局!
三、专业“跳槽”大师的流浪史
如果说吕布是“专业坑爹”,那刘备就是“专业跳槽”。让我们来盘点一下刘皇叔的职场履历:
第一站:公孙瓒处
老同学收留了他,结果刘备带着赵云就走了。公孙瓒:???
第二站:徐州陶谦
“徐州这么大,我年纪大了管不了,玄德你来吧。”陶谦三让徐州,刘备半推半就地接了。然后...被吕布偷家了。
第三站:投靠吕布
没错,就是刚抢了他徐州的那位。两人上演了一出“相爱相杀”,刘备心想:稳住,我们能赢。结果还是没稳住。
第四站:曹操处
曹老板待他不薄,青梅煮酒论英雄,说天下英雄就咱俩。刘备吓得筷子都掉了——幸好打了个雷,他说是被雷吓的。
第五站:袁绍处
从曹操那跑出来,转头投了袁绍。官渡之战前,又溜了。
第六站:刘表处
在本家哥哥那里一待七年,感慨“髀肉复生”,哭得那叫一个真诚。
这履历,放在今天绝对是HR眼中的“跳槽达人”。但刘备每次跳槽,队伍反而越来越壮大,你说气人不气人?
四、长坂坡:一场教科书式的“败仗营销”
曹操南下,刘备带着百姓逃跑,日行十余里。部下劝他别管百姓了,他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翻译成现代话:客户就是上帝,一个都不能少!
然后在长坂坡,发生了三国史上最戏剧性的一幕:刘备军队被打散,老婆死了,儿子阿斗差点没了。赵云七进七救出阿斗,刘备接过孩子就往地上一扔:“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
赵云顿时感动得热泪盈眶,抱起阿斗:“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这段表演,堪称影帝级。罗贯中写到这里,估计都在拍案叫绝:刘老板,你这收买人心的手段,绝了!
现代版解读:公司面临危机,CEO不惜损失短期利益也要保住员工福利,核心员工感动涕零,表示要一辈子追随。第二天公司股票...哦不对,那时没股票,反正人心是收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