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嘱岸边的渔夫:记得每年今天给我扔几个粽子下来,要肉馅的。
渔夫们为了不让鱼虾啃食屈原的身体,就开始往江里扔粽子。后来这个习俗演变成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传统。
六、历史评价
屈原死后,获得了远超他生前想象的声誉。他被誉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离骚》被称为千古绝唱。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中国食品工业的先驱之一。
当代学者对屈原的评价可谓五花八门:
文学家说:他开创了楚辞这一文学体裁。
历史学家说:他是忠君爱国的典范。
美食家说:他发明了粽子,功在千秋。
心理学家说:他把抑郁情绪转化为创作动力,是艺术治疗的先驱。
最有趣的是一位经济学家的评价:屈原是中国最早实现IP变现的文化名人之一——用诗歌打造个人品牌,用粽子实现商业价值。
七、屈原给我们的启示
回顾屈原的一生,我们可以得到这样几点启示:
才华横溢的人在哪里都会发光,哪怕是在厨房;
当一条路走不通时,不妨换条路走(比如从政坛转战美食界);
好的营销内容要有文化底蕴(看看人家屈原的诗);
郁闷的时候不妨做点好吃的,说不定能名垂青史;
给后世留下节日的人,永远不会被遗忘。
所以各位看官,下次端午节吃粽子时,别忘了感谢这位把郁闷包进粽子的文艺青年。毕竟,没有他的政治失意,哪来我们今天的美食享受呢?
最后用屈原自己的话结束本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生道路很漫长啊,我要到处去寻找...找什么呢?当然是找好吃的!)
(完)
喜欢笑谈历史名人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笑谈历史名人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