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悝就在驿馆设宴,搬出魏国特产——桑落酒。这酒度数高,后劲大,三杯下肚,韩国使者就开始舌头打结了。李悝趁机说:大人,咱们结盟后,每年送您十车这酒如何?
使者迷迷糊糊就答应了。第二天酒醒后后悔不迭,但话已出口,只能认栽。从此魏韩结盟,李悝得了个酒桌谈判专家的美名。
3. 与魏文侯的相爱相杀
李悝和魏文侯的关系特别有意思,既是君臣,又像损友。有一次魏文侯打猎回来,兴冲冲地跟李悝炫耀:爱卿你看,寡人今天猎到一头熊!
李悝瞥了一眼说:大王,您这是把看林子的老张头打死了吧?
魏文侯大怒:你什么意思?
李悝慢悠悠地说:熊穿着衣服呢,不是老张头是谁?原来魏文侯眼花了,把穿着熊皮大衣的看林人当成了熊。魏文侯尴尬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四、李悝的神预言
李悝不仅会变法,还会算命,而且准得吓人。
1. 预言吴起必反
吴起在魏国当将军时,李悝就预言:此人能用,但不可久留。后来吴起果然因为不得志跑去了楚国,还帮着楚国打魏国。魏文侯这才想起李悝的话,后悔得直拍大腿。
2. 预测商鞅变法
更神的是,李悝晚年时对弟子说:我这些变法措施,将来必有人效仿,而且会比我更激进。果然几十年后,商鞅在秦国搞变法,很多政策都能看到李悝的影子,只是更加严苛。
3. 预见魏国衰落
李悝临终前对魏文侯说:大王,咱们魏国现在虽然强盛,但如果不继续改革,三代之后必衰。果然到了魏惠王时期,魏国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这预言准得跟开了天眼似的。
五、李悝的退休生活
李悝晚年主动辞去相国之位,过起了退休生活。这位爷的退休生活也是相当有创意。
1. 开办学堂
他在老家开了个变法培训班,专门教授治国之道。学费很特别——每个学生必须带一个民间故事来交换。他说:治国要先懂民心,民心就在这些故事里。
2. 写回忆录
他还写了本《李子》,记录自己的变法心得。可惜这本书后来失传了,不然绝对是战国版的《我的奋斗》。
3. 发明老年健身操
最绝的是,李悝还自创了一套老年健身操,每天带着一帮老头老太太在村口比划。他说:治国如养生,要动静结合。这套操后来流传到民间,可能就是最早的广场舞雏形。
六、李悝的历史地位
别看李悝这么有趣,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可不得了。
他是法家的开山鼻祖,后来的商鞅、韩非子都是他的精神徒孙。他编的《法经》更是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法律制度。就连现代的经济调控手段,都能在他那里找到原型。
但最让人佩服的是,他的变法虽然严厉,却处处透着人情味。比如他主张刑罚适中,反对严刑峻法;他推行平籴法,保障百姓基本生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严管厚爱。
可惜后世只记住了他的一面,却忽略了他的另一面。这大概就是历史的吊诡之处吧!
结语
李悝的一生,就像他那个立鸡蛋的比喻一样,用看似荒诞的方式,解决了看似无解的难题。他用段子讲道理,用酒桌谈国事,用健身操喻治国,把枯燥的政治变得生动有趣。
在战国那个尔虞我诈的时代,李悝就像一股清流,用智慧和幽默改变了魏国,也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他用实际行动证明:改革不一定要板着脸,治国也可以笑着来。
所以各位看官,下次您遇到难题时,不妨学学李悝——换个角度思考,加点幽默调味,说不定就能立住鸡蛋呢!
(完)
喜欢笑谈历史名人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笑谈历史名人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