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三度往返,敕诏终成。十一月初六,青梧山旌旗蔽日,赵充国率仪仗宣旨:册太尘魔君为镇北天王,南宫婉为王后,群妖各授军职。
盛宴半月方歇,青梧山已成森严府邸。神锣玉号鸣响处,万人甲士随行。这一日,太尘魔君抚摸着盛放心尘的玉匣,眼底幽光浮动。
1583年
凭借镇北天王的仙官身份,他不再需要偷偷摸摸收集心尘,而是可以堂而皇之地行动。
心尘源于凡俗生灵的七情六欲,对神佛而言是致命毒物,却是太尘魔君提升修为的至宝。
若仅靠自然产生的七情六欲,心尘数量远远不够。太尘魔君决定亲自出手,在北俱芦洲挑起无数纷争,激发众生的欲望与执念。
半年光景,这片土地便从安宁乐土沦为修罗场,处处刀光剑影。太尘魔君则在血雨腥风中肆意攫取心尘。
一年后,北俱芦洲的部族数量锐减,百万生灵殒命。北岳神府尚书赵充国紧急上报,北岳大帝随即下令禁止太尘魔君继续祸乱人间。
但太尘魔君岂会罢休?这关乎他能否晋 魔。届时莫说北岳大帝,就连真武大帝也要礼让三分。他断然抗旨不遵。
北岳大帝只得改变策略,命受护于人皇印玺的灌灵州大汉国出兵救援。对此,太尘魔君未加阻拦。
大汉国君天河询在梦中得令,率二十万雄师分四路驰援。人皇气运护佑将士免受魔气侵蚀。
于是北俱芦洲呈现奇特景象:太尘魔君继续 欲念,而汉军则在混乱中拯救百姓,平定 。每收复一地,便设官府、建神庙。
五年间,大汉疆域扩张至北俱芦洲三分之二,北岳神庙遍地开花。神府随之敕封各级仙官,形成完整的神道体系。
亿万生灵归入大汉版图,成为北岳信众。在人皇气运笼罩下,太尘魔君再难兴风作浪。
五载光阴,太尘魔君掀起的人间浩劫已吞噬千万生灵,却也让他积攒了足够的心尘,终于迎来晋阶魔尊的契机。
他对世间疾苦漠不关心,只满心欢喜地将这一消息告诉了王后南宫婉。
岁月流逝,南宫婉早已褪去昔日的阴郁,俨然成为一位得体的镇北天王王后。听闻喜讯,她眉眼含笑,盈盈下拜道:“恭贺天王得偿所愿。”
太尘魔君扶起她,朗声道:“待本王晋为魔尊,便带你同登三十六重天,共享逍遥。”
南宫婉再度行礼,柔声应道:“妾身先行谢过天王恩典。”
太尘魔君摆手笑道:“夫妻之间,何须多礼?”目光掠过她华贵的衣饰,忽而问道:“王后这般打扮,是要外出?”
南宫婉从袖中取出一枚玉诏,答道:“静明皇后设宴北岳宫,邀妾身赴女仙之会。北俱芦洲诸位仙官夫人皆会列席。”
太尘魔君颔首道:“此宴不可轻慢。你身为本天王王后,更该光彩照人。”说罢,命人取来无数奇珍异宝,为她添置行装。
南宫婉谢过恩赐,太尘魔君又道:“待你归来,便可随我登天。”
她垂首应道:“妾身日夜期盼此日,预祝天王功成。”
分别后,南宫婉乘着天王府玉辇,率浩荡仪仗抵达北岳神府。神将仙官恭敬相迎,安置随行众人。
步入北岳后宫,殿内并无宴席之象。北岳大帝与静明皇后端坐高位,神色凝重。南宫婉上前行礼,北岳大帝沉声问道:“你动用空白玉诏,可是有变?”
南宫婉伏地禀报:“陛下明鉴,那魔头已集齐心尘,声称即刻便要晋阶。他允诺携小女共登三十六重天,故特来禀告。”
北岳大帝目光一凛:“此言确凿?”
南宫婉叩首道:“绝无虚言。他素来对小女深信不疑。”
北岳大帝当即起身,对静明皇后道:“暂且留她在此。”
静明皇后会意应下。北岳大帝离殿步入宝阁,屏退左右,闭门取出天玄玉符。神光骤亮,一道巍然身影显现眼前。
他肃然拱手:“灵台真君。”
庄颜回了一礼,淡然问道:“陛下用天玄玉符传讯,有何要事?”
北岳大帝神色凝重,肃然道:“朕乃北岳安天玄圣大帝,有关于天地人间的重大事宜需向总摄人间大司命禀报。”
这番话听来颇为怪异,堂堂帝君竟对一位四品仙官用“禀报”二字,传出去只怕无人敢信。
然而事实如此,且二人皆未觉不妥。
庄颜神色平静,只淡淡道:“说吧。”
太尘魔君盘坐于神府大殿内,殿门紧闭,四周簇拥着手下妖将魔仙,为他 。
他运转太尘魔力,周身魔光乍现,霎时间阎浮大世界尘沙漫天,遮蔽寰宇。
随后,太尘魔君取出“心尘宝匣”置于身前,手结法印,轻吹一口气,宝匣应声开启。
“嗡——”无数心尘泛出莹莹光华,太尘魔君闭目凝神,眉心浮现一道正魔符印。
心尘受符印牵引,自宝匣中缓缓升起,没入其眉心。
随着心尘不断炼化,太尘魔君周身魔光愈发炽盛,笼罩世界的尘沙亦更加浓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