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多铎气得浑身发抖,伸手就要去拔腰间的佩刀,却被身边的岳托死死按住。
岳托看着吴三桂,沉声道:“平西王,盛京之战,明军确实诡异,我军战败,非一人之过。如今大敌当前,我等更应同心协力,共渡难关,而非互相指责,引发内讧。”
“岳托郡王说得轻巧!”吴三桂冷哼一声,目光扫过帐内众人,“若是不厘清责任,如何对得起那些战死的亲王大臣?如何向皇上和太后交代?如何安抚军中将士?今日,本王提议,即刻解除多尔衮的兵权,将其麾下兵马交由本王与岳托郡王共同统辖,待禀明圣上后再行定夺!”
此言一出,满帐皆惊!所有人都明白,吴三桂这是要趁机夺权!
“吴三桂!你狼子野心!”多铎再也忍不住,挣脱岳托的手,拔出佩刀,指着吴三桂怒吼,“你想夺我兄弟的兵权,先问过我手中的刀!”
“锵啷啷——”随着多铎拔刀,帐内瞬间刀光剑影。吴三桂麾下的关宁铁骑将领们纷纷拔出佩刀,怒目而视;多铎和岳托麾下的八旗将领也不甘示弱,拔出兵器,与关宁军对峙。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火药味,仿佛只要有人稍动一下,就会引发一场血战。
洪承畴见状,连忙站起身,试图打圆场:“平西王,豫亲王,此事万万不可!如今明军虎视眈眈,我军若自相残杀,岂不是让明军坐收渔翁之利?还请二位以大局为重,暂缓此事,从长计议!”
“洪先生,不必多言!”吴三桂打断洪承畴的话,语气坚决,“本王今日之举,正是为了大清的大局!多尔衮昏庸无能,已不配再担任统帅,若不及时夺权,我军迟早会毁在他手中!”
他看着多铎,眼中闪过一丝杀意:“豫亲王,本王再给你一次机会,要么同意解除多尔衮的兵权,要么……就别怪本王不念同袍之情!”
多铎怒极反笑:“吴三桂!你这汉人奴才,也敢在我八旗面前放肆!今日,我便替大清清理门户,斩了你这叛徒!”
话音未落,多铎猛地挥刀,朝着吴三桂砍去!吴三桂早有防备,侧身避开,同时大喊:“动手!拿下这些叛逆!”
帐内瞬间爆发混战!关宁军与八旗军将领们厮杀在一起,兵刃碰撞的铿锵声、惨叫声此起彼伏。帐篷被刀砍斧劈,瞬间变得残破不堪,外面的士兵听到帐内的动静,也纷纷拿起兵器,围了上来,整个军营陷入一片混乱。
“呜——呜呜——”苍凉而急促的牛角号声划破天际,这是吴三桂早已约定好的信号。听到号角声,营外的关宁铁骑迅速集结,十万大军如同钢铁洪流,朝着多尔衮和多铎的大营杀去。
多铎见状,知道大势已去,他冲出中军帐,对着麾下的八旗士兵大喊:“勇士们!吴三桂背主忘恩,欲吞我大清基业!随我杀出去,扞卫八旗的荣耀!”
岳托也率领本部兵马,与多铎合兵一处,向着关宁铁骑发起了反击。一场决定北方格局的内讧,就此爆发!
第二章:血染辽河的生死对决
辽河平原的雪原上,两支大军迅速脱离营盘,列阵对峙。东方,是吴三桂的十万关宁铁骑;西方,是多尔衮、多铎和岳托集结的四万八旗残部。天空阴沉,寒风呼啸,卷起地上的积雪,如同白色的利刃,刮过每一个士兵的脸颊。
东方阵前,吴三桂立马于中军大纛之下。他身披黑色铠甲,铠甲上镶嵌着银色的铆钉,在阴沉的天光下泛着冷冽的光芒。尽管失去了左臂,但他腰间的佩刀、手中的马鞭,以及独眼中的寒光,都彰显着他的威严。他身后的关宁铁骑,排成一个个严整的方阵,士兵们身着棉甲,外罩红色号褂,手持长矛马刀,背挎强弓硬弩,旌旗招展,刀枪如林。十万大军,气势恢宏,如同一片红色的海洋,散发着冲天的杀气。
“兄弟们!”吴三桂勒住马缰,高声喊道,“多尔衮昏庸无能,导致盛京惨败,让我大清损失惨重!今日,本王就要替天行道,拿下这叛逆,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只要拿下前方的八旗残部,荣华富贵,唾手可得!杀——!”
“杀——!!!”关宁铁骑齐声呐喊,声音震耳欲聋,如同惊雷般在平原上回荡。士兵们眼中闪烁着贪婪与狂热的光芒,为了权力和财富,他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西方阵前,多铎和岳托立马于阵前。多铎身披金色铠甲,断臂处的纱布被鲜血染红,他手持一把巨大的战刀,刀身闪着寒光。岳托则身披银色铠甲,手持长枪,神色凝重。他们身后的四万八旗残部,虽然人数处于绝对劣势,且新败之余士气低落,但毕竟是满清起家的精锐,骨子里的骄傲和凶悍尚未泯灭。士兵们身着蓝色、黄色的号褂,手持兵器,紧紧地盯着前方的关宁铁骑,眼中充满了愤怒与决绝。
“勇士们!”多铎挥舞着战刀,高声喊道,“吴三桂这汉人奴才,背主忘恩,想要吞并我八旗的兵马,毁我大清的基业!今日,我们就算战至最后一人,也要扞卫八旗的荣耀!宁可战死,绝不投降!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