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蓝色的光,在碳化发黑的腕带上微微跳动,像一缕不肯熄灭的呼吸。林昭的手悬在半空,指尖距那微弱光芒仅寸许,却迟迟没有落下。
她认得这道光。
七岁那年,妹妹把纳米手环调成了夜灯模式,暖蓝的光晕洒在书页上,映着她读完最后一本纸质书。窗外细雨轻敲玻璃,屋内安静得只剩下翻动纸张的沙沙声,和妹妹均匀而温柔的呼吸。那时的世界,还很柔软。
林昭缓缓收回手,动作极轻,仿佛怕惊扰了那段记忆。她从战术背囊中取出一根神经耦合线,金属接口裸露在外,泛着冷灰色的寒意。她知道,若用常规方式接入,手环会在瞬间启动自毁程序——数据清零,痕迹全无。她不能冒这个险。
她闭上眼,指尖轻轻抵住太阳穴,“孤影”系统悄然激活。视野骤然切换:眼前浮现出手环内部的立体结构图——存储模块布满裂痕,能量回路仅剩0.7%的生物电,来源未知,脉冲不稳定。
确认无追踪信号后,她将耦合线一端插入自己颈后的神经端口,另一端绕过烧毁的主控芯片,精准刺入底层数据仓。
这是已被军方禁用三年的技术——脉冲反写入。使用者必须以自身脑波模拟目标的记忆特征,稍有偏差,便可能造成永久性神经损伤。
但她已别无选择。
意识沉入“孤影”,脑海中缓缓浮现妹妹八岁时的脑电图谱。那段数据藏在PX档案最深处,是她唯一舍不得删除的东西。
熟悉的节拍开始输出:四三拍,每分钟72次——与林璇安静时的心跳,完全一致。
突然,腕带轻轻一震。
淡蓝色的光流从裂缝中渗出,在空中凝成一道模糊的身影。是个少女的背影,坐在窗边,膝盖上摊着一本笔记。她的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了什么:
“哥哥……如果你看到这段影像,说明我已经……不在原来的位置了。”
林昭的呼吸猛地一滞。
这是林璇失踪前最后一次使用的称呼。在基地时,她们共用一间宿舍,妹妹总在训练日志里写:“今日哥哥未归营。”可她明明没有哥哥。
画面中的少女翻了一页笔记,动作忽然顿住,低声道:“他们说‘凤凰计划’能让人重生……可我不想进去那种地方。沈烬博士给我看过培养舱里的东西……那些脸,都和我一样。他说那是‘迭代体’,但我听得出来,他在道歉。”
图像开始抖动,边缘浮现噪点。林昭瞳孔一缩——这不是预设播放,而是正在实时解压的数据!有人在远程干扰!
她正要切断连接,妹妹的声音再度响起,更轻,却更清晰:
“姐姐,你一定要找到A0区。密码是你教我的第一道数学题的答案……你还记得吗?”
话音未落,声音骤然扭曲!
紧接着,另一个女人的声音切入,贴着耳膜般清晰:“你以为她在等你?她早就被拆解成数据流,存在十七个节点之间。每一次你想唤醒她,都在加速她的消失。”
林昭猛然拔掉耦合线,颈后传来撕裂般的剧痛。她迅速封锁“孤影”的所有外联通道,防火墙自动开启三层加密。
系统日志闪烁:那道音频并未通过公共频道传输,而是利用手环的共振单元,直接刺激了她左耳附近的听觉神经——精准、隐蔽,只为她一人设计的攻击。
那个声音又来了,带着一丝机械回响:“你说你在找她?不如说,是你把她推向毁灭的。”
林昭站起身,动作平稳,没有一丝颤抖。她将手环小心放进电磁屏蔽袋,手套内侧绣着的名字缩写正发烫,几乎要灼穿皮革。
她低声开口,语气平静如冰湖:“你说她现在在你手里……那就证明给我看。”
风从断裂的平台边缘灌进来,吹起她的银发。远处浮空城的残骸仍在燃烧,火光映在她左眼的虹膜扫描器上,折射出细碎跳动的数据流。
她没有离开,也没有回应系统的待机提示。“孤影”正在逆向解析那段被截断的日志,试图从噪点中还原原始编码。
二进制坐标仍刻在储物柜底部,与A0区完全吻合。
就在这时,屏蔽袋里的手环,又震了一下。
不是光,也不是声音。
是一阵极细微的触感,像有人隔着袋子,轻轻敲了三下。
她解开密封口,重新接入短程侦测模式。这一次,她不再依赖脑波模拟,而是启动“孤影”的情报筛选功能,锁定所有符合林璇声纹基频的隐藏协议。
系统警告弹出:高强度运算将导致颅内温度升高,预计三分钟后可能出现短暂失神。
她置之不理。
数据流开始滚动,破碎的信息块逐一浮现:一段基因序列编号、一次心跳异常记录、一个未命名文件夹的创建时间——正是妹妹“死亡”那天凌晨3点47分。
就在即将拼出完整路径之际,屏蔽袋边缘忽然泛起一圈紫光。她立刻警觉,肌肉绷紧,准备撤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