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掌心的电磁模块仍在发烫,热量沿着神经蔓延,像是皮肤下埋着一块烧红的铁。眼前浮现出半透明的系统界面:【脉冲充能进度97%】。她没有收回手,反而将左手更深地贴上岩壁,指尖压紧粗糙的矿石表面,借由接触传导微弱信号。扫描仪迅速捕捉结构反馈,三维轮廓在意识中成形——通道狭窄、倾斜超过三十度,岩层遍布裂隙,像一张即将撕裂的网。
“诱饵已激活。”她的声音压得极低,却清晰传入陈默耳中的通讯器,“三秒后撤离主道。”
陈默靠在凹陷的岩壁边,呼吸略显紊乱。防护服肩带已被汗水浸透,黏腻地贴在锁骨下方。他抬手按住太阳穴,指腹触到额角渗出的冷汗。基因序列缺陷引发的眩晕正一波波袭来,视野边缘泛起灰雾,但他咬紧牙关,只轻轻点头,退入掩体阴影之中。
林昭收手,脉冲装置转入待命状态。她向前两步,在拐角处蹲伏,右眼虹膜扫描器自动切换至热成像模式。三团移动的热源正从支路逼近,脚步轻而迅疾,关节弯曲角度异常,近乎反向折叠——那是被改造过的肢体结构,属于那些不再完全算作“生物”的存在。
她按下腕表按钮,信号诱饵瞬间释放模拟生命体征:心跳、体温、呼吸节律,一应俱全。一只野兽骤然止步,鼻腔扩张,头颅转向裂缝方向。另两只立刻响应,如影般滑入侧道,消失在幽暗深处。
“走。”她回头,目光与陈默短暂交汇。
两人沿岩壁前行,脚步轻如踏雪。空气里弥漫着金属氧化后的腥锈味,混杂着某种化学溶剂的刺鼻气息。越往深处,温度攀升,仿佛接近地核的脉动。扫描仪提示前方五十米即为核心区,而震动频率也悄然改变——不再是稳定的周期性波动,而是密集、短促的震颤,如同整片地下空间正在集体警觉。
林昭停下,抬起左手,掌心对准通道尽头。脉冲模块终于完成充能,系统提示弹出:【首次干扰程序启动,目标覆盖半径八米】。
她按下发射键。
蓝光自掌心爆发,呈环状扩散,如涟漪掠过死寂水面。冲击波所经之处,空气微微扭曲,尘埃悬浮凝滞。刹那间,地面剧烈震颤,数只野兽从暗处扑出,利爪撕裂空气,发出非人的尖啸。电磁波命中瞬间,它们身体猛然抽搐,四肢僵直,重重砸落地面,肌肉不受控地痉挛跳动。
然而五秒之后,三只开始挣扎。眼球泛起诡异蓝光,瞳孔缩为针尖,四肢以违背生理结构的角度撑起躯体,关节摩擦声宛如金属刮擦。它们未倒下,反而低吼一声,再次扑来。
“已有抗性。”林昭迅速调取“孤影”系统捕获的数据,视野中浮现倒地个体的神经电位图谱。系统正解析其神经抑制节点的变异路径。
她立即调整义肢输出参数,由固定单频转为跳频扰动模式,每0.8秒自动切换波段,规避已被适应的频率。
第一次调整无效。野兽逼近,距离缩短至十五米。
第二次调整后,最前一只动作迟滞半拍,右后腿踉跄,却仍猛扑而至。
第三次调整完成瞬间,系统终于锁定脑干抑制区。脉冲波精准切入,三只同时僵直,脊椎剧烈震颤后瘫软在地,再无动静。
“压制成功。”她低声通报,语气平静无波。
陈默倚着岩壁,一手撑膝,脸色苍白如纸。“还有多少?”
“扫描显示七只,集中于核心区深处。”她关闭扫描仪,收起诱饵装置,“你留在这里,守住退路。”
“我说过不会拖后腿。”他喘息着站直身体,“我能帮你定位。”
林昭看了他一眼,未再多言。“保持通讯畅通,有情况立刻提醒。”
他们继续前进。通道逐渐向下倾斜,岩层松散,头顶碎石不断坠落。空气中漂浮着细密粉尘,每一次呼吸都灼痛肺叶。前方出现三条岔路,分别通向不同方位。
“中间是主道。”她调出地形图投影,“但支撑结构已严重劣化,随时可能坍塌。”
陈默指向左侧:“那边坡度缓,虽绕远,更安全。”
林昭摇头。“没时间了。修复剂就在塌陷区正下方,我们必须走最近路线。”
她取出微型爆破弹,检查引信状态。随即跃上一块突出岩架,用扫描仪定位上方承重梁的薄弱点——三处连接部已有明显裂纹,只需精确引爆,即可制造可控断裂。
“后退十米。”她对陈默说。
爆破弹吸附到位,倒计时启动。三、二、一。
轰——!
闷响在地下炸开,碎石如雨倾泻,主通道局部塌陷,形成一道可通行的斜坡。尘烟尚未散尽,林昭已纵身跃下岩架,率先冲入核心区。
眼前是一片荒废的实验室遗迹。金属舱体倾倒错乱,管线裸露如断骨,地上散落着几具破裂的培养舱,残留紫色液体,在昏暗光线下泛着诡异光泽。中央一台低温储存柜仍在运转,表面结满冰霜,指示灯微弱闪烁,仿佛在等待唯一能唤醒它的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