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机的货舱门缓缓闭合,发出沉闷的金属撞击声,像是将整个世界隔绝在外。林昭动作利落,已把防磁箱稳稳卡进控制台边缘,指尖轻扣,箱盖“咔”地一声弹开。稳频器安静地躺在黑色衬垫中,外壳完好无损,接口也没有丝毫磨损痕迹。她迟疑一瞬,伸手轻轻触了下表面——掌心传来一丝细微震颤,那频率竟与之前那段神秘音频结尾的音调完全吻合。
她皱了下眉,没多想,迅速切断设备外接信号口,用绝缘胶带一层层封死所有数据接口,随后将其接入战舰主控系统。
不远处,陈默正低头拆解引擎认证模块,工具钳卡在第三层协议锁上,发出轻微而持续的摩擦声。他忽然抬头,目光落在她身上:“屏蔽了?”
“暂时安全。”林昭答得干脆,同时将终端线插入颈侧的神经接驳口。眼前瞬间浮现出半透明的数据流界面,“孤影”系统启动低频解析模式,未触发任何警报。
可她的左臂依旧隐隐发麻,皮肤下那道幽蓝色的光痕如小蛇般缓缓游动,仿佛有生命一般。她调出医疗扫描记录,眉头越拧越紧——神经信号传输效率下降7%,反应延迟0.3秒。数字看似微不足道,但在生死一线的任务中,哪怕是一瞬的迟缓,都足以让人命丧当场。
她咬紧牙关,手指在虚拟界面上快速滑动,手动关闭自动干预程序,强行将自己的身体状态锁定为“可执行任务级”,覆盖了医疗系统下达的强制休眠指令。手套边缘那道刻痕微微发烫,像在提醒她什么,但她装作毫无察觉。
“还有两小时。”陈默拧下最后一颗固定螺栓,声音低沉却清晰,“只要稳频器能稳定场压,曲速引擎就能重启。”
林昭点头,顺手从一个小型冷冻舱中提取病毒样本,导入分析区。这是她在沈烬实验室外围悄悄取得的残留物,封装在微型容器里,表面凝结着一层淡淡的紫色结晶。她用激光小心剥离保护膜,释放出原始基因序列,并设置了三重过滤协议:第一层剔除已知变异株,第二层排除环境干扰片段,第三层专门聚焦于前额叶皮层相关区域。
数据开始滚动,一行行代码如溪流般掠过屏幕。
“孤影”系统逐帧比对联邦公开基因库与实验体记录,最终锁定一段极其特殊的插入序列——它不增强体力、速度或感知能力,而是精准嵌入调控共情、记忆整合和情绪表达的神经通路。这段序列会随着时间缓慢激活抑制机制,逐步抹去哭泣、微笑、回忆这些本能反应,最终只留下冷冰冰的逻辑判断与命令执行能力。
屏幕上跳出醒目的红色警告:【目标功能——情感剥离】。
林昭的手指悬停在确认键上方,久久没有落下。
她调出妹妹林璇被囚禁时的监控视频,一帧一帧播放。画面中的妹妹坐在培养舱内,手指贴在玻璃壁上,动作平稳,呼吸均匀。当沈烬走近时,她没有任何恐惧或抗拒,眼神空洞得如同仪器读数。可三年前基地爆炸前夜,那个抱着旧录音机反复听摇篮曲的小女孩,曾在黑暗中紧紧抓住她的手,声音颤抖地说:“姐,我怕忘了你的声音。”
两个画面并列出现,对比刺眼得令人窒息。
她关掉系统辅助建模,转而靠自己的记忆去回想。那些细节本该清晰无比——妹妹第一次学会系鞋带时蹦跳着扑进她怀里,发烧时死死攥着她衣角不肯松手,听到母亲名字时眼角闪过的泪光……可现在,有些画面竟变得模糊不清,像是被人悄悄抹去过。
她心头猛地一紧。
不只是现实里的妹妹变了,连她脑海中的记忆,也在一点点被侵蚀。
某种力量正在同时吞噬真实与过往。
她立刻调取“孤影”的日志记录,筛查近期所有关于林璇的数据文件。结果让她脊背发凉:三段早期监控录像存在极细微的数据偏移,原本的情绪波形全被替换成平直线,改动手法极其隐蔽,若非主动比对,根本察觉不到。
这不是自然损坏。
是人为篡改。
她毫不犹豫地将这份分析标记为“S级威胁”,加密存入私人日志,并设下三级访问权限。屏幕暗下去前,她最后看了一眼结论摘要:这种病毒的目的不是控制,也不是毁灭,而是彻底抹除人类的情感部分,把人变成只会执行命令的机器。
就在这时,通讯终端突然亮起。
一条匿名消息弹了出来,没有来源,路径经过七层跳转,内容只有一句话:【病毒真相比你想象的更残酷】。
林昭盯着那行字,指尖不自觉地按住终端边缘,指节泛白。她调用“孤影”最后一次高强度运算权限,尝试逆向追踪信息残痕。系统深入星网底层,在第七跳节点捕捉到一段极短的声纹残留——0.8秒,尾音微微上扬,竟然和稳频器传出的摇篮曲结尾完全一致!
运算结束的一刹那,她脑袋里像有电流划过,一阵灼痛袭来。她扶住控制台,闭眼缓了几秒,才重新站直身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