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玉琮山区域,楚天佑四人马不停蹄,直奔邻县淞水县境内的黑水渡。
正如丁五味所言,黑水渡只是一个极其偏僻的小渡口。浑浊的淞水河在此处拐了一个急弯,形成一片水流相对平缓的河湾,岸边零星停靠着几条破旧的小渔船,一座简陋的木制码头伸入河中,看上去年久失修,一派荒凉景象,完全不像一个繁忙的运输节点。
时近正午,河面上除了一个戴着斗笠、昏昏欲睡的老渔翁在慢悠悠地收着粘网,再无他人。
“这鬼地方……能运什么东西?”丁五味看着眼前的景象,大失所望,“连条像样的货船都没有。”
赵羽目光锐利地扫视着码头和沿岸:“越是看似不可能的地方,越容易隐藏秘密。”他蹲下身,仔细查看码头木桩上的磨损痕迹和岸边泥地上的车辙印。
“小羽,有何发现?”楚天佑问道。
“公子,您看。”赵羽指着几处不起眼的痕迹,“这些木桩上,有近期被粗缆绳反复摩擦的新痕,绝非这些小渔船所用。还有这泥地上的车辙,虽然被雨水冲刷过,但依稀能看出是载重不小的板车轮印,而且不止一次。”
白珊珊也注意到:“那边草丛里,好像掉了什么东西。”她走过去,从草丛中拾起一小块黑色的、质地坚硬的碎渣,递给楚天佑,“天佑哥,你看这个。”
楚天佑接过碎渣,指尖稍一用力,竟难以捏碎,表面还带着一丝熟悉的金属光泽和微弱寒意。“这是……提纯后的玉髓心在运输过程中磕碰掉的碎屑!”他目光一凛,“他们果然是在这里进行转运!”
丁五味凑过来一看,也认了出来:“没错!就是那玩意!好家伙,搞得这么隐蔽,在这小破码头偷偷摸摸!”
既然确定了地点,接下来便是要找出他们是如何运作的。四人分散开来,在渡口周围仔细搜寻更多线索。
楚天佑走向那位老渔翁,温和地拱手道:“老丈,打扰了。请问近来这渡口,可曾见过什么大船或者生面孔来装卸货物?”
老渔翁抬起浑浊的眼睛,打量了楚天佑一番,慢吞吞地道:“大船?俺在这打了大半辈子鱼,就没见几条大船肯来这浅水湾……生面孔嘛……倒是偶尔有,神神秘秘的,半夜来,天不亮就走,卸些黑乎乎的箱子,也不知道装的啥……”
“半夜?”楚天佑心中一动,“通常多久来一次?船是什么样的?”
“说不准……有时十来天,有时个把月。”老渔翁摇摇头,“船嘛……黑灯瞎火的,看不真切,像是普通的乌篷货船,但吃水挺深,劲儿也大,来的路上几乎听不见摇橹声,怪得很……”
吃水深、动静小、夜间活动——这符合秘密运输的特征。
另一边,赵羽在下游不远处一片芦苇荡里,发现了一条被故意遗弃和损坏的旧船,船上还残留着一些捆绑重物的绳索和几块与码头发现的相同的黑色碎屑。
白珊珊则在通往码头的小路旁,发现了一个被丢弃的、压扁了的酒囊,上面沾着些许油渍和一股淡淡的、与那幽冥花截然不同的辛辣烟草味。
“他们在此地有人接应,并且在此短暂停留过。”白珊珊判断道,“这种烟草不像本地常见之物。”
将所有线索汇集,一个模糊的操作模式呈现出来:有经过改装的、动力特殊(使用了某种简易机械助力)的货船,选择深夜人静之时,将提纯后的玉髓心运至这个偏僻渡口,在此与来自陆路(很可能就是从石门集方向来的)的人员或车辆进行交接转运。
“石门集……”楚天佑沉吟道,“看来,我们必须去一趟这个几乎荒废的山间集市了。那里,或许是这条秘密运输线的陆路中转站,甚至可能是下一个加工或储存点。”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离开渡口,前往石门集时,赵羽忽然耳朵微动,低声道:“公子,有船来了!速度很快,而且……几乎没有摇橹声!”
众人立刻隐蔽到芦苇丛中。只见上游方向,一条中等大小的乌篷船正顺流而下,船身吃水果然颇深,行驶速度不慢,却异常安静,只有船头破开水面的轻微哗哗声。船上看不见人影,乌篷遮得严严实实。
这船的外形与老渔翁描述极为相似!它此刻前来,是例行转运,还是因为玉琮山老巢被端,前来报信或转移?
“跟上它!”楚天佑当机立断,“看看它到底要去哪里,与何人接头!”
四人迅速解开岸边一条小渔船的缆绳,赵羽操桨,小船如同离弦之箭,悄无声息地滑入河中,远远缀在那条诡异的乌篷船后面。
乌篷船并未在黑水渡停留,而是直接驶过了码头,继续向下游而去。
它要去哪里?难道他们的交接地点变了?还是说……黑水渡并非终点?
楚天佑目光紧锁前方那艘沉默的船只,心中的疑团越来越大。淞水河的下游,又将通向何方?这条神秘的运输线,似乎比想象的更加复杂。
喜欢龙访天下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龙访天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