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邮政凉州分局开办以后,方便了凉州和洛阳的亲朋联系,互相寄送东西。
凉州的特产和信件通过一城城的邮局,运往洛阳,在洛阳的凉州人,也把他们自己挣分买的糖果、冬衣、鞋子这些紧俏物资寄到凉州。
凉州也不是没有的卖,马家就通过和洛阳的合作,邮局开到哪里,马家就把洛阳的货物销到哪里。
但是人家卖的贵,洛阳寄过来的是亲朋送的,只花一点邮费。
除了物资运输、信件寄送,去年开始,洛阳城的月刊报纸也开始出现在凉州的邮局里了。
报纸里会写现在天下的变动,哪里有发生战役了,谁谁谁屠城了,洛阳现在不同职业如何安排。
会刊登洛阳人写的文章诗赋,或者刊登一些特别难的数学题,水利施工提问,让有信心有才华的人尽管写信去洛阳邮局投稿。
还会教导大家如何准确定位自己所在位置,快速找到洛阳。
以及画出洛阳周边地图,提醒周边,他们的路修出来了,路所到之处就是洛阳的地盘往外延伸所在,让他们自觉后退。
哪怕是远如凉州,都对洛阳一点不陌生,更不要说洛阳周边那一圈地方了。
在凉州的洛阳邮政人员,全身穿着都是洛阳的衣服,要出门送信送货就骑着一辆二轮自行车,在周围人羡慕的眼神中踩着轮子快速划过。
这些在外的人员每个月都还能收到洛阳寄送来的东西,听说他们在外赚的工分也能花,想买什么写个单子回洛阳,直接就扣分,也不收外派人员的邮费,直接就送过来。
除了他们自己买的,还有洛阳给外派人员送的固定物资,也是一些能放的很久的糖果、水果罐头、点心之类的,在凉州的邮局人员也会偶尔开一个,请亲人朋友尝尝,洛阳美食的名声就这么传出去了。
最后一个只有邮局人才能有的物资,就是洛阳特供的药物了。
每个洛阳人出去,自己会带一些药品,洛阳也会定期给他们寄送药品。
治什么风热风寒感冒的,防体虚气弱的,还有什么防过敏的,防感染的,防止发热的,防病毒的,降暑的。
药本就贵,洛阳的医术和药又都是那位神仙圣王给的,收到药的工作人员也把这当成莫大的荣耀,不止不隐藏,还会大大方方的展示出来。
但是想求药不可能,药品禁止外流,不怕后果的话敢抢你就来。
怕一个风寒感冒死了,那就带着家里去洛阳吧,不全家去那派几个族人去也行。
伴随着邮政而来的药品也随之到了天下各州,一直在有意忽视又忍不住关注洛阳的人,就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城内的邮局里。
每天都派人盯着邮局,看看这里又有了什么东西,骑着神奇的自行车的邮递员又给哪几家送信送物资了,洛阳月报最新的来了没有,上面都有哪些内容……
洛阳在每个城市驻派的人不超过五个,但影响力比五百个都要大得多。
邮局里的洛阳人没有大夫,病床前的张骏就算去求药也不能盲求,还是把叔父送去洛阳求医更靠谱一些。
虽然这年头路上也很颠簸受罪,但人都病成这样了,去了洛阳说不定还能有个一线生机。
张茂很想死前去洛阳看看,不为治病,就是想去亲眼看看洛阳,见一见那位圣王。
他虽然法理上还是东晋的凉州牧,刘曜和石勒也都给他册封拉拢他,但他已经是除了洛阳以外的地方政权都抱有怀疑态度了。
洛阳出来的人才是他凉州人,就算洛阳月报上的内容可能可信度有待商榷,那些月月运送出来,给邮政员工们的药品物资可是实实在在的。
药品当然不能买卖,但员工们如果在凉州亲人朋友有个什么病,大家也不会守着药对家人朋友见死不救,还是会分出一些来。
这种人情也是难免的,洛阳那边估计也是知道,所以药品虽不多,却会月月送。
这样对自己子民看重的态度不会作假,洛阳里头的真实景象又会是什么样?
见张茂对去洛阳也很愿意,张骏立刻去安排。
邮局内部的运送物品途径,也是可以委托送人去洛阳的,一般不是跟着马家的商队,就是跟着邮政的车队。
张茂也不要任何待遇,就让自己作为一个投奔洛阳的凉州人,还是个憔悴的病老头,跟着邮政送信送物资的车队一起去洛阳。
洛阳邮政在凉州,也会定期采买一些非铁矿的矿产,运往洛阳。张茂就是搭着这趟运矿产的队伍,一起去洛阳。
他也不知道这些非金银非铜铁的土矿,洛阳要用来干什么,总之跟着车队,就往东南去,出了凉州,安定、长安,有名的大城都有洛阳邮局。
坐在马车边上,乔装打扮,撑着病体的张茂问道:“长安这边,刘曜就这么眼睁睁看着人都往洛阳去?”
邮局人员摇头道:“哪能啊。人少的时候还能让我们过,超过一百了,那盯得跟什么一样。有一年人都过了三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