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很是不理解道:“你们秦国人是不会取名字吗?”
叫什么名字不好,非要叫小白,以至于上面的大秦小公子才出生,他就感觉自己被喊了好多声。
管仲:“也问题不大,想来也很久无人叫王上的名讳了。”
我们这些老熟人叫你大王,王上,晚一些的人都叫你齐桓公,这名字其实无所谓。
总之,在地府的一片吵闹之下,大秦灭六国的速度稳步推进,而公子小白,也展现了自己闭口也能说话的天赋本领。
嬴稷感叹:“果然天赐之子就是有天赐的非凡之资!”
而为这小白和能力,不想和这些国君在一起诸子百家也陷入了争辩之中。
阴阳家的创始人邹衍高举他的学说大旗,指着上面的小白,目光傲视群雄。
我不说话,但是看我的眼神,你们应该都知道我要说什么。
其他学派撸起袖子,也不管别的了,先把他辩倒再说。
韩非很羡慕,他觉得自己真的很需要这种技能,他要是心里想什么直接就能让所有人知道,打辩论谁能是他的对手啊!
又是两年过去,齐国也灭了,这天下间只有大秦一个国家了,大秦开始召开朝会,商议统一后的天下该怎么管了。
出乎意料的,这次的朝会,嬴政居然让大儿子扶苏带上了一直养在离宫的五岁小白。
看见章台宫,嬴稷还挺怀念:“又想起了曾经在这里接见各国使臣的日子。”
曾经去这里要回和氏璧的蔺相如:“……并不怀念。”
按照理解,所有人都要对君王朝拜,只是小白一拜,天空就一声霹雳。
坚持小白必不可能是大秦天命的阿飘们立刻出来发出嘲笑:什么你们大秦的天命,连子拜父,臣拜君都不被允许,你们有什么脸说这孩子是上天对你们大秦的垂青?
嬴子楚一句话爆杀对面:“哦,那你们国家还在吗,王室有这样的孩子吗?”
嬴政主持会议,追忆大秦往昔,把大秦说的纯洁又无辜,锅都甩到六国身上,听得六国阿飘们忍不住握拳,怒了又怒,然后愤怒的目光看向老嬴家阿飘们。
你们子孙这么无耻,你们做祖宗的知道吗?
老嬴家阿飘们:我们觉得政说的都没错,我们大秦就是这么无辜,被你们六国玩了又玩,骗了又骗,盟约背弃一次又一次。
齐国举手:不啊,我们没有背弃你啊,你灭五国的时候不还是带上我了?
追忆完之后,就是嬴政要大改大秦的制度了。
所有做过国君的阿飘,听着他说要做“皇帝”,无不是羡慕嫉妒,哪怕嬴政自己亲爹和祖宗们,看着他现在的风光模样,也都觉得自己被闪到了。
可恶,比王和周天子都要尊崇的“皇帝”,他们也好想做啊!
而诸子百家对此行为看法不一,除了都觉得这秦王傲慢以外,对着统一皇帝制度,不同人也有不同的看法。
那边嬴政还在想封亲爹子楚为太上皇,但因为小白一句“感觉这个比较适合活人”,子楚的太上皇尊封就没了。
看到这里,子楚脸上的微笑收敛,“果然是人死如灯灭。”
过来挨着他的吕不韦点点头,脸上一副“我懂你”的表情。
嬴政继续要废除谥法,直接从他开始始皇帝,以后大秦传万世,哪怕被大儿子和小儿子一起劝阻也没用。
别说别人了,他亲爹子楚都有些没崩住。
“看看我就知道了,人死了,他想追封就追封,说撤回就撤回,他怎么能指望没有谥法了就没人议论他了?”
反而会因为没有时下人的官方谥号盖章,以后谣言满天飞。
吕不韦赞同地点头:“连幼子都把这道理给他说了,他都还是不听,可见此事他已经铁了心要做了。”
嬴政还要改大河为德水,各种数字以六为尊,这事也不知怎么戳到他小儿子了,让他蹭的就站起来,好一通说话。
进制什么的放一边,炎黄子孙繁衍生息之河,这说法倒也有些意思,有心者一听便知,这明面上是来劝阻嬴政,实际上是说来弥合七国裂缝的。
虽然战乱百年,但我们也都是靠着一条大河活着的一家人,现在天下一统,也该想想我们是一家人了。
反对战争,支持统一终结乱世的墨子就对这个说法深以为然。
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的韩非看小白的目光,真是遗憾又痛心。
多好的孩子的,这个年纪就能临危不乱,奏对有度,他们韩王氏就需要这样的真聪明有魄力的王上!
怎么这么好的孩子,偏是他们韩王女和秦王生的?
同样主张“一天下”的荀子瞅着这弟子的眼神,说:“难受就别看了。”
韩非坚强道:“大秦重法,还是要看的。”
毕竟是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大家都是搞学术的,也很想看看大秦以后的变化,变成阿飘了也不能就懈怠。
至于幼子被嬴政立太子 ,作为和嬴政一样看见了小白出生异象的人,所有阿飘们都觉得这早晚的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