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都大秦二十五年了,过去的大秦老人都不多了,还在朝堂上的真没有几个,赵高也早从中车府令到掌管天下钱币盐铁的司盐令。
无论是从位高权重,还是从受信任程度,亦或是从和皇帝的关系上,赵高都觉得,下任丞相应该是自己了,自己之后,再是皇帝的全新班底。
在赵高摩拳擦掌想做小白第三任丞相的时候,谁也没想到,居然是蒙恬意外入选。
“陛下,真是对蒙家人看重至此啊……”赵高难得看向小白的眼神如此幽怨。
小白有自己特殊的对臣子技巧。
【老师,您的位置太重要了,我暂时没觉得有谁可以接任您的。】
赵高一想也是,盐铁钱这种重要的大事,丞相都不能插手,除了他,谁还能管。
做丞相,也就是个帮皇帝看后方的,他的位置,才是真正的皇帝心腹。
蒙恬如愿以偿,干了三年丞相,老了六岁。
他的丞相生涯没有什么特别的事,要说有,也就是大秦二十六年,陛下又去了一趟泰山。
他不是去泰山封禅的,是去泰山封臣的,一个“天枪镇岳将军”还不够,给韩信还在泰山搞了个仪式,封为“泰山冠世大将军”。
同为武将的蒙恬可嫉妒了。
从前韩信这小子就待遇不一般,一出道就是太子亲信,还有太子亲自锻造的神兵铠甲,后来还被太子请封为“天枪镇岳将军”。
当初,自己苦苦排队等了好多年,在大秦十年,落星城初建之后,王离前脚收到了他排队多年的“王将军剑”,自己也收到了一柄“蒙将军剑”。
王离的“王将军剑”,剑身修长,微宽,银白泛着青光,与剑柄交接之处,“王”字镌刻其上,威严十足。
至于威力无需多说,太子出品,削铁如泥那是基操。
与其说是送给王离的,蒙恬瞧着,倒像是送给整个王家的。
他的“蒙将军剑”,剑比王离的要长,也更粗些,拔出来,古朴的黄铜色剑身却泛着金光,上面用秦小篆也刻了一个“蒙”字,不一样的是,“蒙”字下面,还有着“赠大秦之柱石蒙恬”的小字。
本来收到自己的剑,高兴的不得了的王离,看见蒙恬的剑,笑不出来了。
王离:“你也没找太子殿下要剑,为什么殿下还给你也锻了?”
蒙恬:“我找陛下要的。”
而蒙恬嘴上的笑容,在看见韩信又收到了一套全新的“白龙吟套升级款”之后,也笑不动了。
他和王离等到了落星城的天星锻造而成的神剑,韩信直接又是兵器加盔甲一整套。
现在都过了这些年,大秦二十六年,太子殿下也成了皇帝陛下,有什么好事皇帝还是第一时间想着他。
虽然,皇帝封韩信的时候,也顺便封了不少人。
比如给白起封了“大秦武安大将军”,纪念一下,表示大秦没忘记过去的功勋元老。
王翦封了“大秦定鼎大将军”,大秦统一天下,离不了他的付出。
王贲封了“大秦雷霆大将军”,因为他水灌大梁,灭魏速度很快。
王离则是“大秦护军大将军”,虽然这个军三代身上军功不多,但这些年他一直都在练骑兵,在太原打造军备,也算名副其实。
就连李牧,哪怕是赵国将军,皇帝也因他为中原戍边扫胡,封了个“护国镇边大将军”。
虽然他护的是赵国,但是没关系,现在赵也是秦,护卫中原的李牧那就是好将军。
反正这个大气的封号一出来,不少还记得李牧的赵人确实很感动,表示这手段很直白,但他们确实又被拉拢到。
蒙恬自然也有封号,皇帝小白给他封了“大秦柱石镇戎大将军”,又是大秦柱石,有夸他为大秦镇守边疆肖小,这封号其实很好了。
但是,每每想到韩信的“泰山冠世大将军”,蒙恬都很心痛。
虽然韩信自己足够厉害,调兵遣将训兵练兵的能力更是已经算是大秦第一人,在河套和西域地区威名远播,身上战功赫赫,但这个“冠世”的称号,哪个有梦想有追求的将军不想要啊!
他不应该拒绝皇帝的邀约,就应该直接跟着皇帝一起去泰山的。
再爬一遍泰山又怎么了,皇帝都不自己封禅,而是在泰山这样的重要地方,给他们武将敕封啊!
怪不得王离都跟着去呢,蒙恬肯定这家伙绝对有小道消息。
能活着就和从前那些有名的前辈一起被册封,蒙恬归根到底还是高兴的。
虽然陛下不着家,不理政务,但他的确也心系大秦子民,不会忘记每一个给大秦做贡献的人。
除了武将,文臣也有一波敕封。
商鞅为“大秦肇法隆世公”,以表他为大秦开创变法,富国强兵的功绩;张仪更直白些,“大秦纵横捭阖公”,李斯是“大秦统合定宪公”,还有王绾、隗庄… …
连赵高都有个“大秦衡律同钱公”的封号,毕竟他在天下铸造、推行大秦通宝,打击私钱,这事是真的又累又得罪人还直接关乎民生和大秦经济。
被敕封的文臣不是死了就是老了,都没跟过去泰山。
退休的隗状收到自己被敕封的消息,据说连夜喝了一壶酒,第二天就去王绾的坟上,把这好消息也告诉他了。
而李斯,那更是在大秦学宫气焰高的不行,无人敢惹。
勤勤恳恳干了三年丞相,然后在大秦二十八年,皇帝高高兴兴庆贺西行使团回来的时候,蒙恬举杯站起来。
“三年之期已到,陛下, 臣也该辞去丞相之位,回到学校了。”
喜欢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