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微服

作品: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作者:酒神葡萄绿|分类:古言|更新:2025-11-07 08:54:35|字数:8024字

胶东郡城西外的小村庄里,到处都是低矮简陋的土坯茅草屋。

现在是夏季,正是农忙的时候,身着麻衣的农人会趁着清晨和黄昏,在田间地头翻土除草,浇水灌溉。

而白天时,炎热的气候会让农人都回到家中,以免自己被太阳晒出事来。

就在村人在家中准备下午的饭食之际,有陌生人来到了这个小村。

好奇的孩子坐在门口,漆黑的眼睛好奇地看向门外,三个大人牵着三头老马,马背上两边都挂着竹箩。

而三个大人也穿着并不华丽的寻常衣衫,长得都有几分相似,有身材高壮的,也有瘦瘦的。

他们身边,还跟着两个孩子和一个少年。

那少年白净清秀,看着似乎就性子很好,两个孩子,大点的那个板着脸,眼睛看着村庄里的房屋和小路,小的那个,粉团似的,看着活像个小仙童。

在村子里长大的孩子没见过这么多的陌生人,更没见过仙童一样的同龄人,坐在家门口,目光跟在他们身上。

这些来村子的陌生人牵着马,步子慢慢停下,大声吆喝起来。

村中小孩反应过来,原来是来乡下的贩夫啊。

齐地土地肥沃,素有“冠带衣履天下”之称,桑麻纺织较发达,商业氛围也比其他地方浓厚一些。

这会大秦统一天下才三年,还没有大兴土木,本地齐人目前都还在自己家中,未被征发,就小白的观察而言,生活水平比一路过来西边那些地方都要略好一些。

他们已经走过了两个县,这些县下面的村庄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村中都会有两三个落魄士人,可见曾经齐地教育水平也较为领先一些。

同时,齐地宗族势力也较强,族中父老威望较高。

这个村也不例外。

长得高壮,声音也格外洪亮的公输典叫卖了没一会儿,村中就有里正出来,问他们哪里来的,来做什么。

虽然现在的新秦法没有以前那么严格,但就算不为秦法,只是为了自己村子安全,里正也要把村子里的陌生人问个明白。

公输家的三个可是正经齐人,不怕查的,拿出自己的身份路传,用他们济北的乡音和里正沟通,说明他们的游商身份。

贵的货物都卖完了,但是还有一些货物,想着回家之前都卖完。

里正就看看他们都有什么货物,三匹老马的背上,有粗麻布、粗葛布,磕破了口子的陶碗陶罐,小蚌刀,确实都不算什么贵物,最稀罕的,当属里头的铁针。

普通百姓这会日常用的针,都是骨针和竹针,连铜针都难得,更别说是铁针了。

铁针都是在太原炼铁的时候顺便做的,还有大小两种型号,为的就是穿丝线和麻线的不同人群。

出门的时候小白装了一小盒,这玩意不能太便宜也不能太贵,他就干脆作为购买其他商品的添头,是他们这一路过来最受欢迎的商品。

看见这些商品,村长果然也很欢喜,连忙带着他们去村里大树底下躲日头,大声招呼在家里避暑的村人出来。

全都是实用的商品,并且这些商人除了粮食和铜钱,也接受以物易物,什么草鞋、药材,他们都收。

里正都数出方孔币和刀币,要准备给家里买上一些布匹、铁针和蚌刀,一听这话,老人问道:“你不就是为了把货都卖了好回家,怎的还要收货?”

公输典笑了笑,说:“我们这行当,能多卖点,那肯定更好。”

里正也笑了,说他们这里芦苇编制的手艺很好,草鞋编制也不错,毕竟他们都是农人,不做生意,都是家里平时做的多的,问收不收。

公输典:“都拿来我看看吧,好给大家伙定价。要是有什么采摘的山货,也可以拿来我看看。”

村民们听了,秉持着能不消耗自己家的粮食和铜钱就不消耗的节省精神,都赶紧回家拿东西。

里正让自家人也回去拿,他继续在这待着,和公输典聊天。

聊得无非也就是公输典都出来行商多少年了,都去过哪些地方啊,怎么就愿意来村子里收他们这些本地产品啊之类的。

那还不是因为太子体恤百姓,反正他钱多,每次路过一个村子,开始是给百姓低价卖日用品,后面就开始高价收购一些草鞋和药材,卖个货,最后基本确实他们卖满东西,还顺便把全新的大秦铜钱散出去。

心里如此想着,公输典该好好回答的都一字不差,毕竟这都是第三个县了,问过他的里正和父老没有五个,也有八个。

等到村民们把东西都拿来了,村子霎时就热闹起来。

公输典声音大,让农人都一个个来,不要乱;公输图把农人拿出来的手工产品都看了,合适做交易的就通过,放他往前;最后是公输佑问农人要买什么东西,把他要买的和要卖的做比较,最后发现他卖的价格更高些,再给他两枚新大秦通宝。

本以为自己来买东西,结果不止把家里穿不完的草鞋卖光,不需要花钱和粮食,还挣了一枚铜钱的村民樵睁大眼睛,不敢置信看着手里的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方便以后阅读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第63章 微服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第63章 微服并对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