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齐墨

作品: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作者:酒神葡萄绿|分类:古言|更新:2025-11-07 08:54:26|字数:8054字

而回了墨园的小白,也拉着这里的墨家弟子们在八卦呢。

【那个齐鸫,是真的会说啊……】

巴拉巴拉说了一长串,感谢心音,让他没有嗓子干哑需要中途暂停的烦恼。

围着他的墨家弟子们席地坐了一排,各个亮着眼睛,听得津津有味。

他们都是墨家的技术派,墨家的只是典籍还能有点传承,别的那是知道的真不多,不像齐墨,一看就传承没断,常年在儒家势大的齐地混,齐墨是真有东西。

看看这嘴皮子,说得话被太子转述一遍,都能听得他们热血沸腾,直呼骂的畅快。

等听完了文枢史馆里头的八卦,墨家弟子们也拉着小白给他看他们最近的实验进度。

纸张这个不需要了,方法材料都有,改进的事得出了成果才有资格给太子看,现在墨家人说的是农具。

“种田要整地、播种、灌溉、施肥、除草、收割、脱粒、扬场、储存,每一步都不能光靠人手来干。

我们拿来所有的农具,在墨园后方开了几块地……”

墨家人本来就自己也种田的,还经常结伴去帮助别人耕种收获,还分文不取,纯义务劳动。

只是入秦之后,他们大部分时间都耗费在搞技术上了,没什么时间下地,但是对下地耕田那是一点抵触心都没有的。

既然已经定好了方向是开发农具,并且太子给的要求是能让一个人、最多两个人都能自己耕田的工具,那他们墨家弟子就要下地自己感受一下现在的农具。

别说,想要让一亩地一个人就能干活,那现在的农具,还真的不可以。

大件的工具太大,小件的工具又容易磨损。

把所有收集到的信息整合起来,农具样式的设计还好说,一点点改,大家亲自上手试,总能最后试验出来一个最合适的,难办的是材料。

把事情一说,小白觉得确实,炼铁的话,那无论如何都得给嬴政打个报告。

他不想写字,张良这会儿不在,小白就让他的詹事钟无会写个条子,让尾春送去章台宫。

【矿石不日就会送到,我们还是先搭炉子吧。】

墨家弟子们得了同意,立刻都先放下手里的,一起来搭建炼铁的场所。

来大秦,这种事他们没少干,这可是超级对口的专业。

就是小白看他们的动作,越看越熟悉,没有记忆的经验上来了,他等大家搭好,拉着大家先烧砖去。

墨家这一群专业炼铁的,一听小白烧砖是为了搭建温度更高,更密闭的炉子,立刻就懂了,大家也都兴冲冲地去挖泥巴烧砖去了。

于是第二天,等在文枢史馆里的人没能看见太子。

想了一晚上怎么勾搭太子的众人:说好的他太子跟着来史馆参与修史呢,他人呢?

突然靠山不见,并且一个人直面所有人的张良:“诸公看良作甚,我们今天不是要开始算黄帝生年了吗?”

行吧,先干活,第二天就来问太子,会显得自己想靠上去的心太强了,人还是得矜持。

第三天,还没有看见太子,但是由于没有一个人开口,其他人也不想出声先说。

第四天,大家上午还好好干活,中午休息了一下,回来就就发现张良不在了,并且齐鸫和他的两个弟子也没了人影。

都还没来得及和认定的天命太子多说两句话的邹雄:“太史令,张良和齐鸫,这是告假了?”

知道一切的太史令:“张良带着齐鸫他们去墨园拜会钟无会了,找我告了半天假。”

才知道的众人:天杀的齐鸫,你要去看太子怎么都不和我们说一声?大家都在文枢史馆干活,带我们一起去墨园看看怎么了!

跟着张良到了墨园的齐鸫三人,也是左看右看,眼神好奇的很。

墨园的地方很大,除了有建筑,现在周围外面露天的地方都能随他们用。

一路走过来,他们已经看到了好几个大池子,有四个墨家弟子在这里不知道钻研什么;还有很多放置木头的地方,有五个墨家弟子在这里埋头干活,而给他们引路的柳莛,则是带着他们往一处冒着烟的地方去。

不太懂技术的齐鸫师徒三人看每个东西都很好奇,而张良那就心情很微妙了。

“柳女子,良只不过是才三天没来,怎么墨园又多了一处新地方?”

这让我很紧迫,完全不能安心在史馆修书啊,生怕自己就落后了。

柳莛颇为自得地给他们介绍:“最近太子与我们商议如何改进农具,陛下允了我们墨园铸铁之权,太子就带我们另开了一处地方,先烧砖造窑,后面一起再谋新的铸铁之术。”

完全不懂墨园和这里的秦墨什么情况的齐鸫:“殿下居然也懂铸铁之术!”

这就是天赐之人的不同吗?能和他们墨家人混在一起搞技术,和那群妖艳贱货的君主一点都不一样。

柳莛知道齐地来的墨者在想什么,也不多说,径直带着他们一起进去。

看见里头太子今天的样子,张良大惊失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方便以后阅读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第39章 齐墨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第39章 齐墨并对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