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绾开始,剩下的人也一个一个先出去,嬴政本人也不例外。
大家都没想到,小白不开口的,比人家能开口的还要能说的多,不止说的多,还言之有物,全都是让人无法分神的内容,真是让人坐在那里焦躁难安,又不得不老实听。
送走去更衣的大臣们,殿内除了宫人,就扶苏和小白了。
扶苏捏捏腿,问小白:“赵高给你念法都念了什么,你怎么会想到要改秦法?”而且还一改就改那么多,把很多扶苏都不会在意的那种轻罪重罚的小罪都拖出来了,全给改了。
秦法的条例框架都还在,但是填充的东西,小白给它来了个大换血。
小白握拳帮他捶捶腰背,小拳头重重落在扶苏背上,力度舒服的刚刚好。
【赵高只是给我念秦法,什么都没多说。】
多问一句他就立刻闭嘴,一点自己的主见都不透露。
【他就是个老油子,滑的很。】
“老油子,这说法有点意思,”扶苏念着给自己念笑了,“不过你今天这上奏的东西也太多了,又是提议修《战国》史书,又是要迁六国贵族,改秦法都说了一个多时辰……”
小白都开始受教育的秦法,身为长公子的扶苏,自然也是熟记于心的,小白提出的每一条要修改的律例,他也都能快速在脑海中找出对应。
只是小白有些先改的律例扶苏也赞同,有些扶苏也觉得太仁慈,还有那些关于田粮赋税的,让他都在思考他的天才弟弟怎么如此有想法。
但是太多了。
“其实,可以就和阿父提几条过于严苛的,毕竟整个秦法大改,还是动静太大了。”
看看左右,趁着大人们还都没回来,扶苏小声道:“大不了,你不顺眼的,等日后你继位再改就是了。”
就像你说的,以后你做秦二世了,谁还能拦住他啊,可以不用那么着急的,弟弟。
【那太麻烦了。】
小白对着扶苏肩膀用力捶,给他捶的舒服得不行。
【趁着天下初定,直接让大秦都换新,以后再改,难免有阻碍。】
宣政殿后殿里,更衣结束的大臣们一个个都被皇帝派人请了过去,看着没有长公子和太子的彼此,大家都明白了这是什么意思。
陛下这是要趁着孩子不在,拉着他们赶紧开个小会呢。
嬴政:“今日太子所言,关系甚大,诸卿如何看待?”
看着在小房间里端坐着的嬴政,官员们都挺心情复杂的。
你不敢直接否了你儿子,所以拉着我们在背后悄悄表达你的不满,让我们帮你去冲你儿子是吧?
但是你儿子也表态了啊,不按他的来,以后他还是会改,搞不好后面还要清算我们,你又坚决要立他,自己都拿他没办法,我们能怎么办?
今天一直就没怎么说话的国尉尉缭终于忍不住出声了。
“陛下,太子今日所奏诸事,皆是固我大秦江山之言。太子年幼,然所言皆无误,于我大秦日后规划,亦是颇有见地。其目光之长远,令吾自愧弗如。尤以对田税之筹划,对秦兵之关爱,皆利大秦。”
作为大秦的军事家和战略家,尉缭也在打下齐国后,仔细思考过未来秦兵的方向。
各大城池肯定是要驻防,边境绝对要留人,但不需要大规模集结之后,秦兵肯定是要归家务农的。
那作为打下六国的功臣,除了已经到手的军功,剩下的秦兵就什么都没有了吗?
好在今天太子上书,改了大秦田税,稳住了秦兵。
同样思考过秦兵问题的嬴政表示尉缭说得对,但是吧:“严刑峻法皆改,朝廷无了威信,该如何管理百姓?”
同样是严刑峻法派的李斯倒是很想站嬴政,奈何嬴政今天对孩子的偏宠让他开了眼,他完全不敢贸然站嬴政了。于是他眼观鼻,就是不说话。
九卿之一的典客姚贾和李斯是师兄弟,都是荀子门下,他看李斯什么都不说其他人也都不开口,难得主动开口道:“七国一统,乱世已无,是该休养生息了。”
他真觉得太子说的也没错。
虽然他今天一下子就丢出这么多东西来,但是仔细想想,如果战车秦国停了下来,那严刑峻法肯定就不适用了,确实是要搞点仁政来建设大秦了。
别说,太子殿下这些词真是新鲜又形象。
乱世用重典,但现在已经不是乱世了,再用严刑峻法确实不太合适,咱要不就换吧。
嬴政看出来他们各个都不想出头的心思了,下了死命令:“田赋一事,朕也觉得应变,诸公再仔细议出章程上奏。只是旁的,你们在与太子陈清利弊。”
大家也都听明白了,大头的,嬴政确实被说动了,愿意变,但是那些小的,他反而觉得变了会让朝廷失去威严。
然后他还不想自己和孩子说,就让他们给孩子做坏人。
这合适吗,陛下,您现在怎么折腾,以后太子都要反过来折腾啊!
无法抗拒嬴政命令的大臣们和嬴政前后回了前殿,大家坐好,就发现小白的目光紧跟着王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