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摆手,“不用。”
随后他大步往外走去,一边走一遍道,“去皇后那里。”
宫人立刻领命,“是。”
一群人浩浩荡荡往椒房殿而去。
卫子夫在桌案上点了两盏烛台,昏黄的烛火下,她手持竹简,眉头微蹙,脑海中将所学一遍一遍的回忆,打好腹稿。
宫人来禀,“陛下来了。”
卫子夫连忙起身前去迎接,一番见礼之后,将刘彻迎了进来。
刘彻见她态度一如既往,丝毫没有骄矜之心,也没有倨傲之态,心中对她的好感直线上升。
“子夫在做什么?”
卫子夫将他引到主位上坐着,“妾在整理所学,将之记录下来。”
刘彻轻轻颔首,“记到哪里了?”
卫子夫笑着道,“今日想记歌。”
随后她面上带着一些苦恼,“不瞒陛下,妾一开始信心满满,直到开始做的时候,才知道并非易事。万事开头难,妾想了半日还未定好头。”
刘彻顿时笑了起来,“没想到聪慧如子夫,竟也有苦脑的一日。”
卫子夫嗔了他一眼,“陛下。妾又不是圣人,只是个普通女子,哪里会没有苦脑。”
刘彻笑了笑,“这有何难?子夫将乐府一众人招来给你表演就是,你多多的看,总能得些灵感的。实在不行,乐府中还有一众初学者,你也可以召来,考教一番,拿他们试试手。”
卫子夫的眼睛一亮,“陛下说的有理,妾明日就将乐府的人召来。”
刘彻点头,“嗯。”
卫子夫看着他,“陛下,妾记录的时候,您说歌和舞要记在一起,还是分开?”
刘彻伸手拍了拍她,“自古有歌必有舞,但歌与舞终归不同流,不妨分为上下两卷。”
卫子夫笑着道谢,“多谢陛下指点。”
刘彻毫不在意,“以你的聪慧,早晚会想明白的。”
卫子夫对着他笑,“妾想明白还不知要费多少时日,这些时日,妾都能刻一车竹简了。总之,妾明日亲自下厨,犒劳陛下。”
刘彻立刻开始点菜,“那明日我要吃麦饼,炙羊肉,还有锅子。”
卫子夫笑着答应,“好好好。”
刘彻满意了,“来人,拿一车空白竹简来。”
他又拉起卫子夫的手,“今日,我和你一起。”
帝后二人坐在桌案旁,开始刻竹简,偶尔小声说话,昏黄的烛火摇曳,将他们的身影拉的很长。
小猫咪和花仙子乘着夜色回来了,一道流光闪过,落在桌案上,巴掌大的小猫咪收了翅膀,稳稳的坐在桌案上,花仙子落在它头顶,手持一盏宫灯。
宫灯也不知是什么做的,一进入大殿,将整个大殿照的亮如白昼。
刘彻双眼一亮,“两位回来了?”
卫子夫也跟着嘘寒问暖。
小猫咪抬起一只前爪,往刘彻的方向伸了伸,刘彻下意识伸手。
小猫咪偏头看了他一眼,毛茸茸的耳朵抖动,缓缓收回了爪子,骄矜的站在桌案上。
刘彻不动声色的将手收了回来,心中暗自可惜,原来不是要和我拉手吗,这毛茸茸的手,他真的很想拉一下啊。
他的目光忍不住在小猫咪身上流连,它真的好可爱啊,怎么看怎么可爱。
刘彻的心脏扑通扑通跳,心中在不断叫嚣,摸它一把,摸它一把。
但一想到它当初身高几米行走如风的样子,刘彻的头脑瞬间冷静了。
甚至心中升起一股念头,它可真会迷惑人心啊,像传说中的妖精。
花仙子站在雪白色猫咪的背上,手中拿着一张羊皮卷,她将羊皮卷铺在桌案上,指着其中的一个地方,“你们知道这座山的事吗?”
刘彻往前凑了凑,“这是……太乙山。”
花仙子的声音很轻,仿佛在呢喃,“太乙山,它现在叫太乙山吗?”
刘彻眼珠滚动,原来这两位也不止是来看着我和子夫的,我就说嘛,我们两个哪里值得派两位过来,最多一个不就够了嘛?
原来它们是有别的任务!
卫子夫也双眼发亮,我好像发现了什么秘密。
太乙山么?这个地方,天亮之后一定要派人好好查查。
花仙子盯着羊皮卷上的某个地方出神,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卫子夫觉得,她看的是太乙山,她心中偷偷把太乙山的位置往上提了提。
刘彻和卫子夫对视一眼,从对方的瞳孔中看到自己和对方一样发亮的双眼。
两个人决定安安静静地等,他们相信,花仙子的话没有说完。
果然,两个呼吸后,花仙子回过神来,再次开口,“关于这座山,你们知道什么?”
刘彻率先开口,“相传此地是太乙神修行之地,当年太乙神在此地修行并护佑山林,当时此地百姓安居乐业……”
刘彻一顿巴拉巴拉,将自己知道的传说讲了一遍,卫子夫在一旁不时的点头,没错,没错,就是这样。
花仙子眉头轻蹙,“太乙?”
小花仙子伸手拍了拍猫咪,吸引它的注意,“白芨,你听说过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