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很快镇定下来,冷声道:“就算侥幸占了城池又能怎样?只要日军主力一回头,立刻就得吐出来。”
“不但守不住,整个旅怕都要搭进去。”
“386旅,这次凶多吉少。”
……
同一时间,王家峪的捌陆军军总部。
左副参谋长皱眉道:“冈村宁次绝不会咽下这口气。”
话刚说完,一名通讯员刚译完一份电报,起身报告:“佬縂,决死第一旅十万火急来电!”
旁边的左副参谋长接过电文一看,眉头立刻锁紧,沉声道:“担心的事终究还是来了。”
“日军第三旅团和第九旅团突然猛攻加码。”
“第九旅团甚至发动了好几次大队级别的集团冲锋!”
“决死第一旅各团伤亡惨重,实在顶不住,只能放弃公路防线。”
佬縂与刘师长相视一眼,脸色骤然变沉——公路失守,意味着第九旅团可以毫无阻碍地全速驰援太原!
两人当即返回作战室。
佬縂铺开地图,声音低沉:“老左,第九旅团现在在哪?”
左副参谋长手指一点:“这儿,横岭镇。
离太原不到八十公里,要是连夜急行军,明天天亮前就能赶到。”
……
作战室内一片寂静。
此时已是傍晚五点多,距离天亮不足十二个钟头。
也就是说,386旅只剩下这一夜工夫来收拾局面、巩固战果。
可这点时间,哪够用?
光是搬运缴获的物资,都不可能完成。
正常情况下,至少得三天才能彻底消化这场胜果。
说到底,若只是面对日军第9旅团,倒还不算太棘手。
以386旅如今的战力,不见得就怵他一个旅团。
可麻烦的是,除了第9旅团外,还有第3旅团、第41师团,更别提从大同、正定、保定几路赶来的援敌!
佬縂皱眉问:“那第3旅团和第41师团现在什么情况?”
左副参谋长答道:“第212旅能调动的兵力有限,加上三分区的民兵队伍,正在拼死拦阻这两股敌人。”
“但第212旅临时集结的人马本就不多。”
“民兵又缺训练、少武器,伤亡极重。”
“照眼下情形看,第3旅团和第41师团最迟明天中午就能抵达太原。”
“至于从大同、正定、保定方向出动的日军,估计傍晚前后也会陆续赶到。”
刘师长语气沉重:“冈村宁次竟调来这么多部队救援太原,看来这回是真把我们打疼了。”
左副参谋长接口道:“可这样一来,386旅的压力就太大了。”
刘师长眉头紧锁:“看日军这阵势,杀气腾腾,摆明了是要围歼386旅!”
佬縂却摆摆手:“怕什么?山西这么大,难道还藏不下一支队伍?实在不行,跳出省去河北也行。”
顿了顿,他又叹口气:“关键是时间太紧啊!”
“就这么几个时辰,能干得了什么?连物资都来不及搬完!”
“咱们还能不能想想别的法子,给386旅多挣点喘息工夫?”
“佬縂,能动用的力量都已经上了。”左副参谋长摇头,“咱们太岳军区为了防扫荡,早就是分散行动。”
“能在这么短时间凑齐这么多兵力,已是极限。”
“现在能上的都拼进去了,顶不住了。”
“其他根据地的兄弟部队刚经历一轮大扫荡,能把各路鬼子拖到现在,已属不易。”
刘师长缓缓点头,语气里满是遗憾:“那就只能让386旅尽快撤出,太原城里的东西,能带的全带走。”
“带不走的,一律销毁。”
“粮食嘛,分给乡亲们。”
佬縂默然片刻,点头道:“按这个意思,给386旅发电。”
“是。”左副参谋长应了一声,神情凝重地转身离去。
……
此时的楚云飞同样心事重重。
虽说没抢到攻占太原的头功,但靠着独立团配合,顺利突破后宰门,拿下曰军在山西的军需仓库,也算大有斩获。
怎么说这一趟也没白跑。
既卖了捌陆一个人情,又实实在在捞到了好处。
更重要的是,这一仗让他楚云飞真正进了魏园长的视线。
为表彰358团在光复太原中的功劳,军政部刚刚颁给他一枚三等宝鼎勋章,外加五万元法币奖励。
营连级军官也都各有赏赐。
此番太原之行,可谓满载而归。
可正因为收获太丰,眼下反倒有了新的难题——
那一整仓缴获的军用物资,该怎么处理?
若有足够时间和运输力量,楚云飞绝不会犹豫,定要把这些物资一车一担运回吕梁山,哪怕一颗米粒也不留给鬼子。
可现实是,时间紧迫,运力严重不足。
望着库房里堆积如山的布匹、棉纱和粮袋,楚云飞深深叹了口气。
“烧了吧。”他低声说,“全都烧掉,一粒米也不能留下。”
“全烧了?”方立功顿时皱眉,“团长,这里的粮食少说也有七八万吨,恐怕是伪山西省去年收的所有冬粮都堆在这儿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