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他是名义上的突击队长,但他心里清楚,整个行动都得听王参谋的。
最近军中已有风声——等太原这一仗结束,王参谋极有可能升任副团长。
刘大荣觉得理所应当。
这一回386旅能拿下太原,王参谋居功至伟。
若不是他捣鼓出那批“大炮仗”,谁也不知道这场仗最后会打成什么样。
“王参谋,”刘大荣爬到近前低声问,“接下来怎么打?”
王彦沉声道:“等我一声令下,你们就全力开火。
迫击炮、速射炮、轻重机枪一起上,火力越猛越好,务必将鬼子的注意力全给我吸过去!”
“明白!”刘大荣重重应了一声。
王彦随即回头朝魏大勇等几名队员轻轻点头。
几人立刻倒退着离开掩体,钻进街边一栋民房。
王彦最后一个撤离,也闪身进入屋内,随后登上二楼,从窗口朝外望去,朝仍在掩体后的刘大荣果断点头示意。
刘大荣立刻举起驳壳枪,高声怒吼:“兄弟们,给我狠狠地打!”
命令一下,埋伏在西华门大街及两侧房屋中的突击队员纷纷开火。
配属的迫击炮组、速射炮组,还有五个掷弹筒小组也相继发威,炮弹如雨点般砸向那栋三层楼。
掷弹筒的表现明显进步了许多。
昨晚试射了几十发榴弹后,如今精度已大为提升。
可惜这些火力砸在那栋坚固的大楼上,依旧像是隔靴搔痒。
唯有那门37毫米速射炮还能在墙体上留下几个浅坑。
不过,目的达到了——楼内的曰军果然被吸引,从预设的射击孔疯狂还击,与突击队展开激烈对射。
就在这时,王彦与魏大勇迅速登上屋顶。
在巷战中登顶房屋极为危险,极易暴露在狙击手视野之下。
即便是狼牙小队这种精锐,也不敢久留。
王彦在前,魏大勇紧随其后,两人借着屋顶的坡度助跑十余米,冲至街口边缘。
脚下,是一条狭窄的小巷,横亘在两栋建筑之间。
太原城内,无论内外城区,街巷皆狭窄逼仄。
最宽的西华门大街,也勉强才够一架轰炸机低空掠过。
这条小巷自然更为紧凑。
两人深吸一口气,脚下猛然发力,身体腾空而起,跃向对面的楼顶。
当两道身影越过屋顶最高处,开始向下滑落时,已横跨过三米多宽的窄巷,逼近前方那座三层高的楼房。
几乎在落地前的一瞬,两人同时伸手,稳稳抓住了楼顶边缘。
膝盖轻点墙面,顺势卸去下冲之力,紧接着双臂一撑,借力跃起,身形如同灵巧的猎豹,翻身上了天台。
此时天台上设有两个机枪阵地,共六名曰军驻守,但他们的注意力全被街道出口处的枪声吸引,丝毫未察觉死亡正从背后悄然逼近。
直到身后传来轻微响动,几名曰军才猛然回头——王彦与魏大勇已然立于天台之上,如影随形。
二人迅速分作两路,反手握紧三棱刺刀,直扑最近的火力点。
敌人反应也不慢,两名曰军立即拔出军刀,嘶吼着迎面冲来。
可就在交锋刹那,寒光一闪,两名曰军咽喉已被刺穿,刀还未举过肩头,生命便已断绝。
其余四人见状大惊失色,其中两名军官本能地伸手去摸腰间的手枪。
但已经晚了。
王彦和魏大勇疾步抢上,刀光再闪,两名军官喉咙喷血,捂着脖子栽倒在地。
转眼之间,只剩最后两名机枪手。
他们意识到局势不妙,立刻弃枪而逃,却并未选择近战搏杀,而是极为狡猾地解下腰间的木柄手榴弹,意图拉环同归于尽。
然而王彦与魏大勇岂会给他们机会?电光石火间,一人挥拳猛击,另一人飞腿踹出,双双将鬼子从楼顶踢下。
半空中,那两人已口吐鲜血,五脏俱裂,尚未触地便已丧命。
这一切看似纷繁复杂,实则不过十几秒内完成。
眨眼工夫,天台上的六名曰军尽数覆灭。
王彦随即转身,朝后方打出一组手势信号。
孙铭、王根生与古屋猛见状,接连腾跃而至,跨越小巷登上天台。
五人迅速分成两组:王彦与魏大勇为一路,孙铭三人另成一队,分别从两侧楼梯进入三楼。
三楼守敌约一个班兵力,显然没料到敌人竟会从楼顶突袭。
猝不及防之下,狼牙小队一轮密集扫射,当场击毙半数以上曰军。
残余几人不敢恋战,仓皇后撤,躲进一间房间死守。
孙铭贴着墙沿快速推进,一个翻滚抵达窗下,抬手一枪打碎玻璃,正欲投掷手榴弹,房门突然打开。
秋田家的老板娘出现在门口,满脸泪痕,一边用日语急喊:“依呀!依呀!口那依跌!口那依跌!”
……
王彦心头骤然一紧,浑身汗毛倒竖。
他见过这个女人。
虽说她年过三十,但体态婀娜,平日穿着也一向简洁利落。
如今已是六月中旬,天气渐热,她却反常地裹着一件厚夹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