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隆吉汇报道:“第三、第四、第九及第十六旅团已将封锁线向前推进二十公里,目前共军控制区仅剩辽县与北面的和顺两县。”
“捌陆军总部及各旅电台依旧静默,未发出任何信号。”
“执行清剿的第三十六师团与第四十一师团已在‘匪区’反复清扫,但仍未发现主力踪迹。”
“除了一些民兵和零散小股部队,连一个成建制的营都没逮到。”
“倒是抓了不少当地百姓。”
“第四十一师团请示,是否全部处决?”
“全部处决。”筱冢眼神冰冷,“一个不留。”
这是冈村司令官的铁令——非治安区的平民,一律清除。
稍作停顿,筱冢义男接着下令:“另外,命令第36师团和第41师团加大搜索力度,凡是可能藏匿部队的地点,必须反复排查三遍!”
“我倒要看看,太岳根据地那三万多捌陆军,难道真能钻进地缝里不见人影?”
“哈依!”田中隆吉神色一紧,随即向野泽纪夫微微颔首。
野泽立刻转身快步走向电讯科,准备向第41师团发送指令。
“田中君,长治方面现在什么情况?”
筱冢义男终于将目光转向了386旅的动向。
田中隆吉应了一声,汇报道:“驻守长治的宪兵中队在增援后表现顽强,昨夜接连击退捌陆军十余次强攻!”
“不过对方朝北门关卡和城区内发射了上千发炮弹,北门一带防御工事几乎被夷平,宪兵伤亡惨重。
若捌陆军持续这样猛攻下去,恐怕到傍晚,长治就守不住了。”
筱冢眉头微蹙:“第37师团现在到了哪里?”
“正快速向襄县推进,”田中答道,“距长治只剩五十公里,若无意外,下午两点前可抵达支援。”
听罢,筱冢稍稍松了口气,又问:“那386旅的北上部队呢?”
“他们在榆县受挫后,并未恋战,转而绕过县城,占领了城北五公里处的西湾镇,并在那里休整了一夜。”
“期间曾派出小股兵力,试图夜间穿插至第9旅团后方。”
“但遭遇骑兵第36联队的巡逻队后,迅速撤回。”
筱冢冷哼一声:“这么说,这支北上的队伍不过是虚张声势。”
“正是如此。”田中点头附和,“386旅这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确高明,可惜瞒不过您这样经验老到的指挥官。”
……
此时,长治北门外的前沿阵地上。
韩副旅长眯眼观察了一会儿,转头对程团长说:“老程,我觉得鬼子火力明显弱了下来,看来撑不了多久了。”
“传令下去,让兄弟们再加把劲!”
“等拿下长治,我请大家痛饮一顿!”
“还有,通知炮连,再打半个基数的弹药!”
这话一出,程团长顿时心头一颤——得,又是几百发炮弹要打出去了。
没过多久,配属给772团的总部山炮连四门75毫米山炮,连同六门九二式步兵炮再次怒吼起来,北门一带顿时硝烟四起,尘土翻腾。
正打得火热时,一名通信兵气喘吁吁地冲进指挥所。
“副旅长,团长!”他上气不接下气地报告,“第二通信小组刚发来急电:曰军第37师团已进入襄县境内!”
原来这次分兵行动中,旅长除给南下支队配备一个炮连外,还特地安排了两个通信小组负责情报传递。
一组随主力南下,另一组则隐蔽潜伏在襄县附近,专盯第37师团动向。
捌陆军总部与内线部队需保持无线电静默,但386旅在外线作战,反而可以灵活联络。
“什么?第37师团已经到襄县了?”程团长脸色骤变,“副旅长,襄县离长治不到五十里,敌人急行军半天就能赶到,咱们得赶紧撤了!”
“别慌。”韩副旅长摆摆手,“现在还不是收手的时候。”
“你说啥?还不撤?”程团长急了,“那等到什么时候才算合适?”
韩副旅长沉声道:“旅长交代过,筱冢义男这个老狐狸极为警觉,稍有风吹草动就会起疑。
这个时候贸然后撤,反倒会露出破绽。”
“等曰军过了屯留,再报信也不迟。”
他顿了顿,扬声下令:“炮连继续猛轰,炮弹用完了再补,不必吝啬!”
……
与此同时,西湾镇的一间民房里,旅长刚睡醒,精神恢复了不少。
一名参谋快步进来汇报:“旅长,曰军第37师团已经开始南下,刚刚通过襄县,距离长治不足五十公里。”
旅长点了点头:“韩副旅长那边有什么动静?”
“他说要等敌军越过屯留后再撤离。”
“嗯。”旅长轻轻应了一声,随即问道,“李云龙那边,怎么还没消息?”
话音刚落,李云龙就一溜小跑地凑了过来:“旅长,您找我?”
旅长眉头一皱,没好气地说:“你这是撞上什么好事了?高兴成这样?”
一看李云龙那副眉飞色舞的样子,旅长心里就来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