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着,远远看见李云龙挎着武装带,一脸严肃地从团部快步走出来。
让人意外的是,平日里总跟在他身边的赵刚居然不在身边,也不知道去哪儿了。
一看到这阵仗,张大彪等人立刻意识到:这回是真的要打仗了,而且是全团三千人出动的大行动!
“团长!”
几个营连长立刻围了上去。
李云龙点了点头:“各营都到齐了吗?”
关大山答道:“报告团长,各营直属单位已全部到齐。”
“好,出发!”李云龙一挥手,“目标娘子关,各连排分散行军,途中务必保密,谁要是泄露了消息,军法从事!”
几位营连长一听这话,顿时神情一紧。
因为李云龙说的是“军法从事”,而不是以往常说的“看我怎么收拾你”。
对李云龙来说,这种语气已是极为严肃的警告了。
谁也不敢再掉以轻心。
谁也没再多问,各自回到部队,按命令分头向娘子关进发。
……
狼牙小队和通信排早已先行出发。
路上,通信排长张大奎骑马追上王彦:“参谋,电话线好像不够用。”
“怎么回事?”王彦脸色一沉,“怎么到现在才说?”
张大奎苦笑:“我也是刚清点完才发现的,总共只有18捆,每捆300米,加起来才5400米。”
“怎么会只剩这点?”王彦皱眉,“我们上次打据点,剪回来的电话线可不止这些。”
魏大勇和王根生也跟着嚷起来:“是啊!我们那次可没少剪电线,怎么现在连一万米都不够?”
张大奎无奈道:“我前天才刚清点过,真不知道怎么会少了这么多。”
……
“怎么办,王参谋?”孙铭问道,“没电话可不行啊。”
没有电话,两个爆破点就无法与指挥部及时联络,万一突发状况,根本来不及反应。
没有电话,两个爆破点甚至连同步引爆都做不到!
张大奎试探着说:“王参谋,那500米的电话线,勉强凑合着用行不行?”
“不行,打仗可不能靠碰运气!”王彦语气坚决地打断,“就算最后只用上一千米,战前也得备足一万米!”
“那可咋整啊?”
张大奎一听,脸立马垮了下来,像极了吃黄连的苦瓜。
万一因为他的疏忽耽误了这次战斗,团长绝饶不了他。
“现在也没别的办法了。”王彦转头对孙铭说,“老孙,你先带通讯排去娘子关,我去柏树镇那边搞电话线。”
孙铭皱眉道:“柏树镇离阳泉太近,现在去剪电线,万一惊动了小鬼子怎么办?要是影响了整个行动,就太可惜了。”
“不会的。”王彦语气坚定,“这我早就考虑过了。”
“那行吧。”孙铭点点头,不再多说什么。
这人做事,真是步步为营啊。
……
山路上,孙德胜亲自带着骑炮排赶路。
如果说骑兵营是李团长的心头肉,那骑炮排就是孙德胜的命根子,所以分开行动后,他宁可亲自带队。
现在地瓜已经是骑炮排的代理排长了。
他不仅打炮进步快,以前还练过骑术。
虽然才十七岁,但孙德胜还是破格提拔了他。
配给骑炮排的有两门炮,一门是81迫击炮,一门是国产82炮。
其中那门81炮的炮管没捆结实,行进途中突然从马背上滑了下来。
这种速度下,炮要是摔地上,轻则损坏,重则报废。
就算修好了,也赶不上这次战斗用了。
孙德胜离得太远,只能眼睁睁看着。
就在这时,只见地瓜身子一斜,脚尖勾住马镫,一个侧身伸手抓住了滑落的炮管。
“好样的!”孙德胜忍不住叫了一声,“地瓜,你小子真有两下子!”
地瓜不好意思地笑了,刚一回头,又冲着一个人吼道:“阿根,你他妈怎么搞的?连个东西都绑不牢,还能干点啥?”
被训的炮手低着头,一声不敢吭。
孙德胜笑了笑,这小子年纪不大,脾气可不小。
就在这时,空中传来隐隐的轰鸣声。
还没等孙德胜反应过来,地瓜已经大声喊道:“鬼子飞机来了!快散开隐蔽!马上隐蔽!”
骑炮排立刻四散开来,找掩体躲避。
孙德胜也迅速下马,牵着马钻进了路边的小树林。
刚藏好,一架机翼上涂着膏药旗的飞机便低空掠过。
孙德胜下意识地伸出右手,拇指和食指比了个瞄准的姿势。
由于隐蔽及时,鬼子飞机没发现他们。
等飞机飞远后,骑炮排重新集结上路。
孙德胜又夸了一句:“地瓜,你小子真是越来越行了。”
刚才还叫“小子”,现在变成了“你小子”,听上去像是责备,其实透着认可。
地瓜虽然被骂了,却一脸得意。
这种感觉,跟独一团的营长们喜欢听李云龙骂“狗日的”是一个道理——那是骂中带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