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云龙到骑兵连训练场转了一圈回来,发现团部又来了新兵。
赵刚刚安顿好新兵,回头看见李云龙便抱怨道:“老李,一大早你去哪儿了?找了你半天都没见人影,我这边可真是忙坏了。”
李云龙问道:“刚来了一批新兵?”
赵刚轻轻应了一声,说道:“太岳区的群众抗日热情高涨,许多青年都踊跃参军,照这个势头下去,不出半个月,2营的编制就能恢复了。”
此前,独立团曾遭日军特工队偷袭,损失了两百多人。
其中伤亡最惨重的就是2营。
营长阵亡不说,还牺牲了将近两百人。
因此,李云龙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缩减2营的编制。
不过,没过多久,2营就重新恢复了建制。
只是,人员一直未能满编。
李云龙说:“既然人手的问题解决了,那接下来就是装备的事了。”
“装备可不容易搞。”赵刚忧虑地说道,“独立团的底子本来就薄,全团一千多人,步枪还不到六百支,轻机枪只有八挺,重机枪更是只有两挺。
子弹更是紧缺,平均每人还不到五发。
还是最近接连打了几场胜仗,情况才略有好转。”
“这你就别操心了。”李云龙笑道,“搞装备,我老李最拿手。”
话音未落,外面突然传来几声马嘶,李云龙立刻说道:“回来了!王参谋回来了!听这动静,肯定是又捞着大便宜了!”
说着,他就拉着赵刚兴冲冲地往外走。
孔捷也听到了动静,从屋里快步出来。
三人刚踏出大门,就看到王彦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缓缓而来。
这家伙好不威风,披着斗篷,穿着大衣,脚蹬长筒皮靴,胸前还挂着一具望远镜,看那款式,应该是八倍镜。
王彦身后,王喜奎和王根生各自牵着一串东洋马。
粗略一数,少说也有一百多匹,缰绳串在一起,排成一列。
更让李云龙三人惊喜的是,不少战马上还挂着步枪和军刀!
“哈哈哈,王参谋你个狗日的!”李云龙一激动,当场就大笑起来,“你这是又干掉了鬼子一个骑兵中队?”
“嘿嘿嘿。”王彦笑了笑,“这次是运气不错。”
“少来这套。”李云龙急切地问,“快说说,你是怎么做到的?”
要全歼一个鬼子骑兵中队,可不是单靠运气能做到的。
“团长,这次真是运气。”王彦继续说道,“一开始,我们确实收拾了鬼子七八个侦察小组,缴获了二十多匹战马。
但后来鬼子集中兵力、扎营防守,我们就没机会了。”
孔捷问:“然后呢?”
赵刚接着问:“鬼子是不是炸营了?”
“没错。”王彦点头,“鬼子突然炸营了。”
他顿了顿,又说道:“这事还得感谢唐英姑娘。”
边说边往旁边让了两步,把身后的唐英露了出来。
只见唐英脸上满是煤灰,有些地方已经结块,甚至掉了几块,露出白嫩的皮肤,但整体看起来还是黑乎乎的,有些滑稽。
李云龙等人也没在意,心想这不过是个村里的姑娘。
王彦神情却严肃起来,继续说道:“鬼子营地附近有个村子,叫唐家村。
鬼子宿营前把全村都屠了,只有唐姑娘一个人藏在酒窖里,侥幸逃过一劫……”
接着,王彦将自己假扮鬼子,带着两个日军进村找面,遇到唐英,误以为她是索命女鬼,最终引发鬼子骑兵炸营的经过,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听得李云龙三人直呼过瘾,恨不得自己也在现场。
孔捷敲着烟杆,对李云龙说:“都说你老李打仗点子多,没想到王参谋更胜一筹,又是辣椒又是装神弄鬼,这一回,我老孔算是大开眼界了。”
“哈哈哈,老孔你羡慕了吧?”李云龙听了比别人夸自己还高兴,“这就叫强将手下无弱兵!你也不睁眼看看,王参谋是谁手下的兵?”
孔捷翻了个白眼:“夸你几句,你就飘了?”
李云龙心情好,也没跟孔捷计较,转头问王彦:“王参谋,这次一共缴获了多少东西?”
王彦毫不犹豫地答道:“加上之前送回来的,一共缴获战马一百三十二匹,全套装备一百三十二套,三八式骑兵步枪一百一十七支,南部十四式手枪二十五支,标准马刀一百三十一把,另外还有一把昭和天皇御赐的尉官军刀……”
后面的数据,李云龙已经懒得听了。
李云龙愣了一下,问:“你说啥?天皇亲赐的尉官刀?”
“刀在这儿。”王彦说着,将王喜奎从藤原彦次尸体上捡回来的军刀递了过来。
李云龙接过军刀,一入手就沉甸甸的,光这分量,他就知道这是一把好刀。
王彦指着刀柄上的精致花纹说:“团长你瞧,这个叫菊花与星纹,是纯金打造的,代表曰本皇室,通常只赐给陆大成绩排前六名的优秀学员,不过有时候也会例外,赏给士官学校第一名,可以说是相当少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