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旷野前方。
王彦与孙德胜骑着战马疾驰冲锋。
荒芜的大地在脚下飞速后退,刺骨的西北风呼啸着刮过脸颊,两人却张大嘴巴,仰天怒吼。
“冲啊——”
“杀啊——”
两人冲锋的气势,竟似万马奔腾。
转眼间,他们便与十几名国军战俘擦肩而过。
一名战俘边跑边回头喊道:“你们是哪支部队的?”
“第18集团军129师386旅独立团骑兵连,连长孙德胜!”孙德胜一边报上番号,一边高高举起手中马刀,再次怒吼,“冲啊!杀!”
随着这一声大喝,他手中的马刀凌空劈下。
战马奔跑速度可达每秒十五米,对冲时相对速度更达每秒三十米,再加上马匹巨大的体重,产生的惯性极强。
因此,只需稳握刀柄,找准角度与时机,便可借助冲力完成劈杀。
只见寒光一闪,孙德胜的刀锋已从一名日军骑兵的腹部斜劈而过。
刹那间,军装裂开,肚腹迸裂,内脏喷涌而出。
“啊——不要——”
那名日军骑兵发出凄厉惨叫。
但只叫了两声,他便从马上摔落,重重跌在地上,抽搐两下,便没了声息。
几乎同时,王彦也干掉了一个日军骑兵。
只一记拖刀,便干净利落地斩下了敌人的脑袋。
……
两公里外。
源义勇刚划亮一根火柴,正准备点烟。
突然,眼角瞥见那惊人的场面,他的手顿时僵在半空。
火柴烧尽,烫到了手指,他竟毫无察觉。
两名骑兵,面对皇军一个骑兵小组的十五名骑兵,一个照面下来,不仅毫发无损,竟然还反杀两人?这怎么可能?
源义勇对自己的部下非常了解。
虽然实战经验不多,但他们的骑术精湛,动作娴熟。
八嘎!怎么会是这种结果?一定是哪里出错了。
……
前方,两名骑兵缓缓减速,最终停下。
此时,他们距离源义勇与第一骑兵中队的百余骑,只有不到五百米,近得几乎能看清对方脸上的表情。
只需一个冲锋,双方便可混战在一起。
但双方都默契地按兵不动。
在源义勇和一百多名日军骑兵的注视之下,一名华夏骑兵忽然横刀在手,刀锋一转,朝着自己的喉咙比划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这个动作充满挑衅意味。
意思再明显不过——他们要将源中队一百多人全部斩于马下!
源义勇身后的骑兵立刻骚动起来,这是赤裸裸的羞辱!
源义勇心头怒火直冒,他万万没想到,竟还有如此胆大妄为的华夏骑兵!
但他还是强压怒火,阻止了身后的骑兵轻举妄动,因为这支骑兵是第一小队第三小组的目标,谁也不准抢!
……
那名华夏骑兵勒马转身,背对着一百多个日军骑兵。
前方,刚交过手的十多个鬼子骑兵也已回转马头,重新列好阵型,准备与中方骑兵展开第二轮交锋。
这正是前有猛虎,后有恶狼!
孙德胜感觉心脏都要跳出胸口。
太刺激了,前所未有的体验。
喘了两口气,孙德胜问王彦:“老王,你咋知道鬼子不会两面夹击咱们?”
“我猜的,你信不信?”王彦没有说出真相,小鬼子虽然残暴,但也有他们自己的规矩,否则也不可能打败英、俄、荷这些西方军队。
比如说这个时候,日军骑兵绝不会夹击。
原因无他,就是因为他们骨子里那份根深蒂固的骄傲。
孙德胜瞪大双眼,猜的?!
还没等他开口骂人,王彦已经策马冲出,发动了第二波冲锋。
孙德胜也只能赶紧跟上,一边策马疾驰,一边高举马刀大吼:“骑兵连,进攻……”
与此同时,对面十多个鬼子骑兵也发起了冲锋。
马蹄翻飞,积雪飞溅,尘土混着碎草腾空而起。
“骑兵连,进攻……”孙德胜身体弯成一个反7字形,马刀高高扬起。
王彦则默不作声,只是不断催促战马,加速,再加速……
一千多米的距离,对于相向冲锋的骑兵来说,不过十几秒的光景。
转眼之间,双方再次迎面相撞。
寒光闪过,两把马刀左右挥落。
眨眼之间,王彦身体一侧,整个人几乎贴着战马右侧藏起。
就在这一瞬间,右手马刀如闪电般向上斜劈而出。
“唰”的一声,两名鬼子骑兵的刀都劈空了,而王彦的刀却精准地砍中了右边那名鬼子的腰部。
血光四溅,那个鬼子半个腰身被斩断,惨叫一声,从马背上重重摔下。
马蹄轰鸣,双方交错而过,雪地上又多了两具日军尸体。
“又干掉一个!太爽了!”孙德胜一边勒马回头,一边高声大叫,“真是太爽了,这才是真正的骑兵对决!”
“注意了。”王彦也勒马回头,低声提醒,“到这里为止。”
“为啥?”孙德胜不解地问,“鬼子这么配合,为什么不多杀几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