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落定,他抬手合上车窗。
司机心领神会,一脚油门驶离现场。
祁同伟太累了。
这段日子处处碰壁,跨省办案阻力重重,各方关系要平衡,地方面子要顾全,后续处置更要稳妥。
若非中央证法委直接介入,这事少说得拖上两个月。
最关键的,是赵瑞霞的突然出现,让他察觉到事情不对劲。
整个缅北团伙的核心人物,竟被机动总队直接提走,而他自己,只负责带回普通嫌犯和骨灰。
要不是看到报纸上的报道,他几乎怀疑这一切是不是自己经历过的——太荒唐了。
他就像个摆设,冲锋陷阵的是他,可真正收网时,连参与的资格都没有。
作战有计划,善后也早已安排妥当,刚踏回国门,一切流程就已铺好。
这种感觉既离谱,又真实得可怕。
赵瑞霞和缅北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他看不懂。
现在的祁同伟,甚至不想回家,只想立刻找到赵瑞龙问个明白——这一切究竟是谁在背后操控?
可身体却不听使唤,只想洗个热水澡,倒头就睡。
再强的体魄,再坚韧的精神,一旦踏入汉东地界,就像终于回到自家屋檐下,紧绷的弦一下子松了,疲惫如潮水般涌来。
推开家门,梁璐刚要开口,祁同伟已经一边往里走,一边脱衣服。
“累死了,先洗澡。”
“这日子真不是人过的,缅北那鬼地方,耗人!”
门口的衣服扔了一地,他穿着短裤穿过客厅,直奔卧室。
梁璐抱着那一团衣物,张了张嘴,终究没说出话来。
客厅里静悄悄的,只听见一声轻轻的叹息。
高育良和吴慧芬并肩坐在沙发上,两人对视一个眼神,嘴角都含着笑。
梁璐正从阳台的洗衣机里一件件往外拿衣服,抱着湿漉漉的衣物走来走去。
吴慧芬忍不住打趣了一句:
“梁璐啊,同伟这身子骨还挺结实。”
高育良听了只是低头喝茶,不吭声。
梁璐却斜了她一眼,脸上带着几分不耐烦。
吴慧芬见状反而更乐了,笑意在眼角堆得更深。
没过多久,祁同伟裹着条浴巾往阳台去取睡衣,刚一露面,就看见两位长辈端坐在客厅里,笑眯眯地望着自己。
他再能沉得住气,也觉得有些发窘,硬着头皮招呼道:
“老师,您二位啥时候来的?也不提前说一声。”
嘴上应着,人已经快步走到阳台拿了衣服转身要回房。
高育良却在后面喊住他:
“先把衣服穿上,再出来说话。”
语气听着严厉,可眉梢眼角全是藏不住的温和。
等祁同伟重新走出来时,梁璐和吴慧芬已进了卧室闲话家常,把空间留给了师徒俩。
高育良顺手给他倒了杯热茶,才缓缓开口:
“这次到底是怎么回事?不是说出了命案吗?怎么转头就把缅北那边给清了?当地人能答应?那边一大摊子人靠着那块地吃饭,你这不是断人家财路嘛。”
高育良虽远在汉东,但对这些背后门道并不陌生。
缅北那地方明面上混乱,实则早被牢牢捏在手里,是不少人的“饭碗”。
上层心知肚明,他自己也清楚得很。
这事乍一听简直荒唐。
可偏偏真发生了,由不得他不信。
再加上他对祁同伟太了解——这人做事向来不管不顾,冲动起来拎枪就上的事也不是干不出来。
担心出事,他便立刻赶了过来。
如今见人安然无恙,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疑问也就一股脑儿冒了出来。
祁同伟其实也憋了一肚子困惑,此刻面对恩师,终于有了倾诉的机会,张口就说:
“老师,我到现在都没整明白。
当时我把情况报到部里,陈部长当场就任命我当专案组组长,还让地方全力配合。
这已经够邪乎了。
更离谱的是,会一开完,武警机动部队就带着中证法的命令到了,直接委任我当前线司领,全权指挥剿匪行动。”
他顿了顿,喝了一口茶,声音压低了些:
“您说,这像话吗?还不止呢。
任务结束后,边境那边根本没人接应,可所有善后安排全都到位了——被困的人怎么分流,电诈头目怎么甄别,连四大家族的首脑都被控制住了。
我回来的时候,只带了九个指定要押解的人犯。
其余的……全被收走了。”
说完这话,他猛地灌下一大口茶,情绪显然难以平复。
高育良听得眉头紧锁,目光直直盯着祁同伟。
若非亲耳所闻,他绝不会信——哪有这种事?中央证法系统直接授军权,让你掌兵作战,这不是寻常路径能走通的。
可事实摆在眼前,容不得怀疑。
他脑子里第一个念头就是:祁同伟又被推到前面当枪使了。
可问题来了——为什么又是他?一次次被上面点名调用,看似重用,实则风险极高。
官场不是神话戏台,哪能随便让人冲锋陷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