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改革成效!

作品:名义:正义化身,开局先拷侯亮平|作者:花瑾萱|分类:其他|更新:2025-11-07 07:56:25|字数:4592字

祁同伟说得轻描淡写,却暗藏玄机。

他故意没提是否有国务院正式批文,

只说“转交”,这就等于火上浇油,

让整件事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此时的沙瑞金,对祁同伟可谓又喜又恼。

这人太懂分寸了,政治敏感度高得吓人。

自己没说出口的话,他全都替自己圆上了。

还给在场的常委们造成一种错觉:

这次调查,矛头直指赵立春。

这样一来,将来他们若被问话,

下意识就会把责任往赵立春身上推,而不是牵连到自己头上。

沙瑞金忍不住在心里感叹:高育良真是养了个好学生。

有这样的下属,怎能不让人心生羡慕?

可随即涌上的,却是更深的不甘与忌惮。

他越发坚定了要把公安厅这块实权拿下来的决心。

起初还在犹豫要不要给祁同伟副书籍的头衔,现在反倒觉得非给不可了——

必须让专职书籍把权力攥紧,

逼祁同伟再进一步,彻底交出手中实权。

这才是未来和高育良博弈中最稳妥的布局。

但他不知道的是,祁同伟早已布好了局,

准备了一份让他无法拒绝的“人选方案”。

哪怕真的离开公安厅,

他依然能掌控局面,甚至控制得更为彻底。

这就是祁同伟的算盘。

至于这一次帮沙瑞金说话,

并非出于示弱或讨好,而是为老师高育良铺路。

表面上看,赵立春这一轮攻势声势不小,

实际上,并没能真正动摇根基。

发改和国资的确权力不小,但真要管到地方头上,其实也没那么强势,这点实情,祁同伟心里清楚得很。

既然如此,就不能让沙瑞金抓住任何话柄。

再说,只要李达康稳得住,沙瑞金那边自然也就无懈可击。

高育良既然认定李达康能挺过去,那自己眼下贸然出手,反倒得不偿失,何必呢?

会议室里一时鸦雀无声。

祁同伟这番话说得深,信息量重,听得在座众人一时难以消化。

要不是高育良提前给李达康透了点风,连李达康自己都未必知道内情,更别提其他人了。

这场较量早已超出了汉东一省的范畴,直指顶层角力。

这些常委平日在省内呼风唤雨,可一旦面对这种级别的博弈,也全都束手无策。

沙瑞金坐在主位上,神色平静,眼中却掠过一丝满意。

他环视一周,缓缓开口:

“这一次对国资系统的审查,仅仅是个开头。

接下来,发改系统也会介入,全面检视我们这些年的改革成效。

这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凝重:“你们心里都明白,汉东这些年的发展成绩,是摆在明面上的,全国都看在眼里。

在座不少人,也是靠着这场改革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位置。

但我们必须清醒——汉东的改革成果不容有失。

这不只是政绩问题,它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日子过得好不好,关系到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

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谁也不能在这上面出岔子,听清楚了吗?”

这番话表面讲的是改革,实则暗流涌动。

所有人心里都明白,提到改革,绕不开一个人——赵立春。

当年赵立春为何能在汉东一手遮天,把整个省经营得密不透风?靠的就是改革开放的大旗。

他在汉东当了八年省掌、十年书籍,整整十八年深耕细作,才打下如今这份家底。

汉东能在全国排前列,他功不可没。

而现在,中央要派人来查改革成果,这个动作本身就耐人寻味。

大家心知肚明,改革与赵立春早已融为一体。

如今要重新审视这段历史,本质上就是在重新评价赵立春的作为。

简单说,就是动了他的根基。

沙瑞金一句话,就把原本看似平常的审查,变成了对过往执政逻辑的一次拷问。

不得不说,此人手腕高明,心思极深。

祁同伟听得暗暗咂舌,若非重生归来,换作从前的自己,恐怕早就被这种层层递进的话术绕进去。

这水平,放眼全省,能与之匹敌的,怕也只有高育良一人。

他明明清楚,发改委背后的推手正是沙瑞金本人,可在会场上听着那一席话,竟也产生了片刻动摇。

言语的力量,竟可翻云覆雨至此。

事情本身或许未变,可人心一旦偏移,局势便截然不同。

此刻的沙瑞金,俨然站在道义制高点,只要不出纰漏,赵立春哪怕想反击,也只能碰一鼻子灰。

就在这沉默将至顶点时,李达康终于起身。

“沙书籍刚才的话,让我深感惭愧。”他声音沉稳,“您说得对,改革不是数字,不是报表,而是老百姓碗里的饭、身上的衣、孩子的学、老人的医。

我作为京州一把手,今天当着各位的面表态:在这次审查中,京州一定守住改革成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名义:正义化身,开局先拷侯亮平》,方便以后阅读名义:正义化身,开局先拷侯亮平第188章 改革成效!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名义:正义化身,开局先拷侯亮平第188章 改革成效!并对名义:正义化身,开局先拷侯亮平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