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提心中叫苦不迭,暗中传音给接引:“师兄,眼下该如何是好?”
原以为此番前来不过是旁观局势,捡个便宜瞧热闹罢了。
谁料不仅戏没看成,反而成了众矢之的,被推上风口浪尖。
心中那份憋屈,简直难以言表。
接引长叹一声,神色黯然:
“罢了……事到如今,已是无力回天。
这一局,确是我谋划失策,一时昏聩所致。”
归根结底,这次想要另辟蹊径、摆脱玄门掌控的主意,正是出自他手。
妄图钻天道与量劫之间的空子。
可眼下局面已定,再多挣扎也不过徒劳无功。
毕竟,鸿蒙紫气与功德金莲绝不可能拱手相让;
而不交出这些根本之物,所谓的“脱离玄门”,也不过是一纸空谈。
进退维谷,困于死局。
更糟糕的是,忙活一场,非但毫无所得,反落了个背离本源的罪名,
惹来道祖鸿钧不满,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亏到了家。
这时,元始忽然淡淡开口:
“二位道友,此事不如就此作罢,何必执迷不悟?”
脸上一副悲悯体谅之色,语气诚恳至极。
可听在接引与准提耳中,却如针扎一般刺心。
那一闪而过的幸灾乐祸,怎能瞒得过他们?
若是换做自己处在元始的位置,恐怕早就火上浇油、推波助澜了。
虽能理解对方心思,可被人当面装模作样地劝退,终究令人愤懑难平。
只是形势逼人,强弱分明。
不答应又能如何?遮掩敷掩皆无用处。
最终,两人只能忍气吞声,咬牙点头,勉强应允下来。
通天见状,嘴角微扬,满意地扫了一眼空置的云床,朗声道:
“老师,我等已有定论。”
“除却榜上已有之名,其余人选悉数由我四教自行争夺。”
“谁能上榜,全凭机缘造化,您看可妥?”
老子眼角微微抽搐。
这话听着冠冕堂皇,实则纯粹是挖坑埋人!
封神榜上,目前仅有一人落笔署名——正是他自己。
说什么“除却榜上有名者”,说得好像大家都签过名字似的,
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让人去哪儿理论?
就在此时,虚空微动,鸿钧身影悄然浮现于云床之上。
“既已议定,便各凭因果行事。
一旦上榜,不得反悔。”
众人齐声领命。
片刻后,老子起身询问:
“敢问老师,封神之人何时降世?封神榜又当于何时交付于其手?”
毕竟眼下榜单仍握在通天手中,此事若不明晰,对他一方而言终归被动。
封神尚未开启,便已折损一尊善尸分身。
他绝不愿落得个处处受制的下场,沦为任人宰割、无力还手的棋子。
准提三人听罢,目光齐刷刷投向鸿钧所在之处。
“九千年之后,天命所归的封神之人将降生于世,身带飞熊入梦之兆。”
“至于封神榜,待那天选之人拜入尔等四教之一时,便交由该教暂为执掌。”
“届时自有定数安排。”
紫霄宫中,鸿钧那冷淡如霜的声音再次回荡开来。
六位圣人神色微凝,心头一震。
此言透露出两条关键讯息:
其一,那位命中注定的封神者,将会投入四教中的一门。
其二,谁能收此人入门,谁就能暂时掌控封神榜。
无论哪一条,只要占得先机,在即将到来的封神大劫中便能占据极大主动。
刹那间,除通天之外,其余六人心思翻涌,神情各异,已在暗中盘算布局。
“若无他事,尔等退下吧。”
“我等告辞!”七圣齐声应诺。
走出紫霄宫后,
或许因元始方才落井下石之举仍在心头作祟,
准提与接引冷哼一声,朝他方向不屑地瞥了一眼,随即转身离去,匆匆返回西方极乐。
实属无奈——此前误以为佛教可避开此次量劫,未曾提前叮嘱门下弟子。
如今若不赶紧交代几句,他们终究难安。
尽管众弟子一头雾水,但面对圣人召唤,谁也不敢耽搁。
片刻之间,佛门上下弟子尽数被召回归位。
望着眼前这支虽良莠不齐、却已颇具规模的队伍,
准提脸上不禁浮现出一丝欣慰笑意。
他整了整神色,正色开口:
“千年前,道祖于紫霄宫召集我等七圣,共议新一场天地大劫。”
“此劫关乎天庭封神,今日召集你们,正是为此事而来。”
见众弟子面露困惑,准提也不急躁,耐心详述缘由。
待把来龙去脉讲明之后,如同老子与元始一般,他也悄然立下两道禁令:
其一,九千年后,务必在人族之中寻得具飞熊入梦异象之人,不惜一切将其带回。
其二,非必要不得擅离洞府,须闭门诵经,静候劫波过去。
唯有通天,始终不动声色。
因为他比别人多了两重优势。
一是早已知晓那飞熊入梦之人,正是姜子牙与申公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