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钟离云鹤携消息回返后,其带回之言令钟离真人勃然大怒。
他自凝结金丹以来,道途坦荡,权势日隆,早已习惯旁人唯命是从,岂料如今竟有人敢公然违逆其意。
这段顺遂的修炼之路,反而助长了他日渐膨胀的贪欲与专横。
这些年间,钟离真人在内事堂中独断专行,举措蛮横,毫无顾忌。其所作所为,早已引发诸多世家大族的强烈不满。
然而,金丹期的深厚修为,加之深受“深海堡垒”核心高层的赏识与倚重,使其权势如日中天,令人望而生畏。内城区各大世家虽心怀怨愤,却也只能暂避锋芒,敢怒而不敢言。
直至钟离真人的苛政与索取变得变本加厉,几乎触及各大世家的存续根本,终于将他们逼至绝境。无奈之下,数大世家联合起来,冒险前往高层所在地痛陈利害、哀婉哭诉。
此举成功引起了部分高层修士对钟离真人的不满与警惕,使其以往的绝对信任出现了细微裂痕。
正是这一线希望的曙光,让一直蛰伏的世家们看到了抗衡的契机。若非被逼至无可奈何的境地,若非这微弱却关键的支持信号,他们断然不敢鼓起勇气,与这位权势熏天的金丹真人正面抗衡。
钟离真人见怀柔策略收效甚微,便渐生不耐,决意改用强硬手段震慑诸世家。
他本打算召集各大世家的主事人,借议事之名行敲打之实,以雷霆之势迫其屈服。不料还未等他部署行动,高层一道谕令突然传来,急召他前往议事殿。
钟离真人心中虽疑,却不敢怠慢,整衣前往。才入殿中,便察觉气氛凝重,未及开口禀报,便迎上高层一番疾言厉色的斥责。高层言辞犀利,直指他“修为未见精进,野心却日益膨胀”,更严斥他近来诸多行事“逾越规矩、动摇人心”。
训诫之中虽未明确点破具体事由,却处处暗指他近日对待世家之举措失当,警告他必须严守深海堡垒的规矩,不得妄动干戈、以武力压人。
钟离真人虽已结丹,在高层的威压之下却竟如童孙一般,垂首聆听训斥长达数个时辰,丝毫不敢辩驳。最终他被严辞警告后方才获准离去。
回到自家洞府之后,钟离真人满面阴郁,愤懑难平。他再三思忖,高层此次干预,态度明确——绝不允许他以武力手段解决世家纷争。
郁闷之下,他举杯痛饮一口珍藏灵酒,却觉得往日甘醇此刻入口皆苦。沉吟良久后,他索性决定暂避风头,宣布闭关潜修,将一应外务交由数名子嗣协同处理。
为激励后人,他更立下规条:诸子中凡能妥善处理此次世家事务、稳住局势者,将来可获得更丰厚的修炼资源与功法支持。
此言一出,果然激起众子嗣争先之志。尤其是钟离云鹤等人,顿时如受激励,纷纷主动请缨,轮流与赵青柳一方周旋博弈,试图在此番交锋中崭露头角、赢得青睐。
然而,这些年来局势的发展却并未如钟离云鹤所愿。
只因这数年,堵明仪早于内事堂中为其暗中传递消息、提供支持。
得益于堵明仪潜伏于关键位置,赵青柳对钟离云鹤及其党羽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
无论对方施展阴谋诡计,抑或明面施压,她总能提前获知动向、预作布置,次次精准拆招,将危机化解于未形。
屡屡失手让钟离云鹤等人又急又怒,如坐针毡,情急之下决意釜底抽薪——意图先剥夺赵青柳的执事之位,削其权柄。
恰巧,外事堂中亦有部分人对赵青柳暗怀嫉恨,不满她屡获各大世家青睐、资源倾斜,自觉资历不浅却未能获得同等重视,因而暗中与钟离云鹤勾结,企图里应外合,共同推动罢黜之议。
在一次事关堂内人事调动的议事会上,钟离云鹤一系率先发难,正式提出撤换赵青柳执事之职的议案。
他们原本以为势在必得,却未料到不仅外事堂多位高层明确表示反对,指出赵青柳多年来业绩出众、与各方关系融洽,更令人意外的是,连平日几乎从不参与此类事务的几位客卿长老,此番竟也破例发声,明确表达对赵青柳的支持。
这批弹劾者措手不及,在多方驳斥与压力之下彻底失败,只得悻悻退却,颜面尽失。而赵青柳的地位经此一役,反而愈加稳固。
钟离云鹤等人见大势已去,反应极快,当即抽身离去。外事堂中一些心思活络之辈见形势突变,立刻转变立场,纷纷登门拜谒赵青柳,言辞恳切,不仅郑重致歉,更献上厚礼以示赔罪。
他们不惜割舍利益,以求平息事端、挽回关系,最终得以勉强稳住自身地位。
然而,亦有部分执拗之辈不肯认输,仍试图与赵青柳继续周旋较量。结果不出所料,这些人接连因行事冒进、举措失当而被逐出外事堂,彻底失势。
至此,钟离云鹤一派所策划的诸多计谋均告失败,局面彻底失控。
事态演变之剧烈,甚至惊动了本在闭关中的钟离真人。他不得不提前出关,亲自出面与赵青柳进行和谈,试图缓和双方矛盾、稳定局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