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代入真人,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书房内凝滞的空气终于得以流通。当一家人重新回到院落时,午后的阳光似乎都比先前明亮了几分。赵母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赶忙让大女儿去将孩子们接回来。
方才还沉重得令人喘不过气的院子,瞬间被孩子们欢快的脚步声和叽叽喳喳的笑语填满,仿佛一阵清新的风驱散了所有阴霾。
小杰最为开心,像只出笼的小鸟,率先飞奔进来。他一眼看到阿芝,便直扑进妈妈怀里,小脸兴奋得通红,迫不及待地分享着刚看到的趣事:“妈妈妈妈!小姨家的小狗好小好软!它会舔我的手心,痒痒的!”
接着,他又毫不犹豫地转身,冲向一旁的黄锦,依偎进父亲怀里,仰起头,眼中闪烁着渴望的光芒:“爸爸,你看到那只小狗了吗?它的眼睛好亮!我们……我们以后也能养一只那样的小狗吗?” 他天真地向父亲许下愿望,仿佛之前书房里的一切从未发生。
最后,他雀跃着跑向叶童。在所有大人里,叶童总是最能和他玩到一块儿的。他笑嘻嘻地一把抱住叶童的腿,叶童也顺势蹲下,笑着将他搂住。两人立刻头碰头地凑在一起,模仿起小狗的叫声,还一本正经地讨论起来:“汪汪!”“不对不对,叶阿姨,它刚才是这样叫的,‘呜汪~’,这表示它想跟我们玩!”“哦~原来是这样叫的才表示开心啊!”
星熠懵懵懂懂地跟在后面,他虽不完全明白大人们之间具体发生了什么,但孩子敏锐的直觉让他感觉到,之前那压得人胸口发闷的紧张感消失了,空气中的温暖和轻松又回来了。他安静地走到母亲身边,依赖地靠着她。
而星宏,则静静地站在院门边,目光像最敏锐的探测器,缓缓扫过每一个大人。他那过于早熟的心智,让他无法像弟弟们那样全然沉浸在简单的快乐里。
他看到继父黄锦脸上挂着笑,回应着弟弟养狗的愿望,但那笑意却未真正抵达眼底,反而透着一股精疲力竭的勉强和疏离。他看到了母亲阿芝,她看着和小杰笑作一团的叶童,嘴角噙着温暖的笑意,那是一种卸下千斤重担后的柔软,可在那柔软深处,星宏依然能捕捉到一丝未能全然释怀的复杂愧疚。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叶童身上。她正毫无形象地和小杰学狗叫,笑得格外开朗。但星宏却从她那过分灿烂的笑容背后,读出了一丝刻意隐藏的疲惫和委屈——那是一种为了守护眼前这份短暂欢笑而做出的巨大妥协和牺牲。
星宏的心中微微一酸,随即又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释然。他明白了,风暴并未完全过去,只是被爱和责任暂时压下,转化为一种更为复杂、需要所有人小心翼翼去维持的平静。但无论如何,这个家,终于又在破碎的边缘,找到了一种艰难而珍贵的平衡。他深吸一口气,那空气中不再有硝烟味,而是混合着阳光、青草和家的味道。他决定,只要是妈妈做的选择,那他就尊重,也愿意和他们一起,守护好这份得之不易的平静。
晚餐在一种微妙的平和中结束。孩子们(除了心思敏锐的星宏)并未察觉大人间的暗流涌动,嬉笑着同外公外婆道别后,便自然地簇拥到门廊,准备回家。
阿芝看着这一幕,心立刻揪紧了。她几乎能预见到接下来那幅“一家团圆”离开的画面,会对叶童造成怎样的刺痛。她绝不能让她独自面对。
她快步走到叶童身边,趁众人不注意,轻轻将她拉到廊下的阴影处。双手握住叶童微凉的手,阿芝仰起脸,目光里盛满了毫不掩饰的心疼与急切,压低声音道:“宝,让大姐先送你回去!回**我们家**!”她特意加重了“我们家”三个字,仿佛这是一个庄严的承诺和唯一的归宿。“等我哄睡了孩子,我马上就回来!你一定等我,好不好?”
叶童怎么会不懂?她看着孩子们雀跃地围着黄锦,看着那辆象征着责任与束缚的车,心口早已泛起细密的酸涩。但她只是温柔地回握了一下阿芝的手,指腹轻轻摩挲她的手背,甚至还努力弯了一下唇角,那笑意像晨曦初露般清淡却温柔:“嗯。宝,我看着你,你先安心陪他们回去。”她的声音很轻,像夜风拂过纱帘,却带着一种让人心疼的懂事和坚韧,“我没事的,你千万别担心我。你走了我就走,我在**我们家**等你。”
最后几个字,她说得格外清晰而坚定,仿佛要将这个承诺烙在彼此的心里。
孩子的催促声再次传来,一声比一声急切。阿芝无奈地看了叶童最后一眼,那眼神里交织着愧疚、不舍与保证,最终只得转身,融入了那片“家庭”的喧闹中。
目送着汽车尾灯消失在夜色里,叶瞳眼底强撑的平静才缓缓褪去,染上一抹淡淡的落寞。她轻轻吸了口气,转向一旁安静等待的大姐,语气恢复了往常的温和:“走吧,大姐。要辛苦你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