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林埠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镇子里的焦糊味和血腥气混杂在一起,在春日的空气中凝结成一种特殊的战争气息。细雨绵绵而下,冲刷着青石板路上的血迹,却洗不去弥漫在空气中的死亡味道。陈宇站在临时指挥部门前,望着士兵们忙碌地加固工事、搬运弹药的身影,心中沉甸甸的,毫无胜利的喜悦。
这座刚刚经历血战的小镇满目疮痍,残垣断壁间偶尔可见来不及清理的日军尸体。镇子东头的那棵老槐树被炮火削去了半边树冠,却依然顽强地抽出新芽,在这片被战火摧残的土地上展现着生命的韧性。
按照既定的作战计划,拿下闲林埠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目标直指杭州门户的留下镇。然而,接连传来的战报却令人忧心忡忡:192师1117团对余杭的进攻遭遇顽强抵抗,激战两日伤亡惨重却进展甚微;1119团在萧山方向同样举步维艰,每前进一里都要付出巨大代价;62师对德清的攻势也陷入僵局,双方在城郊展开拉锯战。整个春季攻势的战线仿佛一夜之间凝固了,原本气势如虹的进攻态势骤然停滞。
支队长,1118团王团长派人来商议下一步作战计划。李文斌的声音将陈宇从沉思中唤醒,他的军装上沾满了泥点,脸上带着连日征战的疲惫。
指挥部的简易木桌上摊开着一张斑驳的军事地图,上面用红蓝铅笔标注着敌我态势。王建忠派来的参谋是个精干的年轻人,他指着留下镇的位置说道:根据侦察,留下镇已经得到增援。日军在原有守军基础上,又调来了一个大队的兵力,加上伪军,总兵力超过三千人。而且...
他顿了顿,语气凝重:镇子周围修建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包括三道铁丝网、战壕和数十个明暗火力点。
陈宇的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留下镇不同于闲林埠,它已经处在杭州市区的边缘,不仅工事更为坚固,还能随时得到城内日军的炮火支援和部队增援。这是一个难啃的硬骨头。
经过两个小时的激烈讨论,最终商定的作战计划是:第十九支队第二大队固守闲林埠阵地,确保后勤线路畅通;1118团沿公路向留下镇正面攻击;鉴于进攻兵力不足,陈宇还专门让第三大队赶来支援,而刚刚赶到前线的第三大队则负责穿插敌后,取捷径绕到留下镇后方,阻击可能从杭州方向来的增援部队。
周云翔的三大队虽然人数增加到六百多,但装备仍然简陋。陈宇在散会后单独对李文斌说,语气中透着担忧,这次穿插任务风险很大啊。留下镇后方是日军的重兵区域,一旦被敌人发现,很可能陷入重围。
李文斌点头:要不要给他们加强一些火力?至少配两门迫击炮?
陈宇摇头:时间来不及了。而且三大队擅长游击作战,这种敌后穿插正是他们的强项。重型武器反而会影响他们的机动性。
当夜,月色朦胧,春寒料峭。陈宇亲自为第三大队送行。周云翔带着六百多名战士整装待发,虽然装备参差不齐——有的战士还拿着老套筒,有的只有大刀和手榴弹——但每个人眼中都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云翔,记住你们的任务是迟滞敌军增援,不是死守。陈宇郑重嘱咐,帮周云翔整了整军装,一旦情况不利,立即向闲林埠方向撤退。保存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周云翔笑道:支队长放心,打游击我们有一套。三大队的战士大多是从山里出来的,熟悉地形,保证让小鬼子吃不了兜着走。
望着第三大队消失在夜色中的背影,陈宇心中莫名升起一丝不安。这次作战计划太过冒险,就像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就可能满盘皆输。
两日后,进攻开始。1118团沿着公路向留下镇推进,很快就与日军的前沿防线交火。枪炮声从清晨一直持续到黄昏,战线却几乎没有移动。日军的抵抗异常顽强,每一个阵地都要反复争夺。
王团长派传令兵来了,日军抵抗异常顽强,请求炮火支援。通讯兵满身尘土跑进指挥部报告。
陈宇苦笑:我们的炮弹所剩无几,拿什么支援?就如实回报王团长吧。他走到弹药箱前,掀开箱盖,里面只剩下寥寥十几发炮弹。
就在此时,更坏的消息传来:侦察兵气喘吁吁地报告,留下镇的日军得到进一步增援,从杭州城又调来了一个联队,总兵力已经超过五千人。
战斗进入第二日,形势急转直下。日军在顶住1118团的进攻后,竟然发起了凶猛的反扑。在重炮的掩护下,日军如潮水般涌来,1118团阵地岌岌可危。
命令部队交替掩护,破坏公路,向闲林埠方向撤退!王建忠在指挥所里焦急万分,炮弹在附近爆炸,震得指挥部顶棚簌簌落土,传令兵,立即通知第十九支队,说我们进攻不力,准备撤退,请他们随时接应我们,还有通知第三大队撤退!
然而,混乱中通讯中断,传令兵在半路上遭遇日军小分队,壮烈牺牲。正在敌后穿插的第三大队根本没有收到撤退的消息,仍在按照原计划向留下镇后方渗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