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在日占区的纵深地带行军,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与危险。尽管选择了地图上最偏僻、最难以通行的路线,但两个齐装满员的中队,加上迫击炮排的一个班,总数超过三百人的队伍,在这片被敌人控制的土地上,目标依然庞大得令人心悸。为了避免暴露行踪,他们严格遵循着昼伏夜出的铁律,白天隐匿在密不透风的山林或废弃的村落里,忍受着蚊虫叮咬和潮湿闷热,只有在夜幕完全降临后,才像幽灵般悄然疾行。崎岖的山路、冰冷刺骨的溪流、需要绕行的日伪关卡,都极大地迟滞了队伍的速度。幸而有明远这个对故乡山川脉络了如指掌的向导,总能找到那些不为人知的隐秘小路,才避免了迷失方向或闯入敌人窝点的厄运。即便如此,原计划两天的行程,还是耗费了整整三个紧张而疲惫的昼夜,队伍才终于抵达预定的攻击发起位置——龙华禅寺外围一片茂密的混合林带。
连续的行军让将士们人困马乏,许多人的脚上磨出了血泡,但大战将至的紧张感像一根无形的弦,绷紧了每个人的神经。陈宇命令部队在树林最深处立即分散隐蔽,下达了严格的静默命令,严禁任何形式的烟火。他自己则顾不上片刻休息,亲自带领一个班,借着黄昏时分光线昏暗、视野朦胧的掩护,如狸猫般悄无声息地摸向能俯瞰龙华禅寺的制高点,进行攻击前的最后一次也是最为关键的实地侦察。
通过望远镜的镜片,龙华禅寺及其周边的详细情况清晰地呈现在眼前。侦察兵带回的情报基本准确,这里确实是日军一个重要的后勤节点。古老的寺庙本就香火衰败,建筑多年失修,围墙多处坍塌,形成巨大的缺口。日军占领后,显然并未投入多少资源进行加固,只是极其敷衍地用沙袋、粗劣的圆木以及从附近民宅抢来的门板进行了简单的堵塞和修补,看上去简陋不堪。寺门口,用沙袋垒了一个半环形的机枪工事,一挺歪把子轻机枪的枪管冷冷地指向前方,两个负责值守的日本兵抱着枪,倚在沙袋上,显得无精打采,时不时打着哈欠。寺庙内部宽敞的庭院里,如同小山般堆积着数不清的粮食麻袋,一些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中国劳工,在日本看守不间断的呵斥与踢打下,像牲口一样麻木地搬运着货物。院子里能观察到的日军守卫,分散在各处,总数大约三十余人,神态松懈,有的甚至在悠闲地抽烟。整个据点透着一股因前线“胜利”而滋生的盲目自信和松懈。
“哼,看来前线打得‘顺风顺水’,让这帮辎重兵也跟着忘乎所以了。”陈宇缓缓放下望远镜,嘴角露出一丝冷峻的笑意,低声对身旁的侦察班长说,“一个粮食中转站,自以为小股的游击队不敢来碰,真正的大部队又看不上这点肉,防御竟然松懈到如此地步!真是天赐良机。”
实地侦察证实了情报的可靠性,陈宇心中最后的疑虑彻底打消,取而代之的是坚定的决心。他迅速返回部队隐蔽点,立即召集了一中队长赵铁柱、三中队长周云翔和迫击炮排排长。四人蹲在林间的空地上,陈宇随手捡起一根树枝,在松软的泥土上飞快地划出寺庙的简易轮廓和进攻路线。
“此地深入敌后,绝不可久留,必须速战速决,一击即走!”陈宇的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赵铁柱!” “到!” “你带领一中队全部,立刻秘密运动到寺庙东侧那段塌了半截的围墙附近,利用灌木丛和地形隐蔽埋伏,没有我的信号,绝对不准暴露!” “是!” “迫击炮排!” “到!”排长凑上前。 “带上你们那门82迫击炮,立即在西南方向那个长满小树的山包上建立发射阵地!你们的任务是首功!战斗一开始,第一轮射击就必须给我精准敲掉门口那个机枪工事!然后,迅速延伸火力,覆盖轰击寺院内部庭院,最大程度制造混乱,压制日军,掩护步兵冲锋!” “明白!保证完成任务!” “周队长!”陈宇的目光转向周云翔。 “到!” “你的三中队,以两个排的兵力,预先埋伏在正门外的树林边缘。一旦迫击炮打响,特别是门口机枪哑火后,立刻发起全力强攻!从正面吸引和牵制日军的主要火力与注意力!” “是!” “另外,”陈宇补充道,“从你中队里抽调一个排,由你指定一名得力排长带领,立刻轻装出发,秘密运动至北面通往吴兴方向的那条简易小路附近,选择有利地形设伏警戒。你们的任务是眼睛和保险!如果发现日军增援部队,要不惜一切代价进行阻击,并第一时间发射红色信号弹预警,全力为大部队主力歼敌和撤离争取时间!” “都清楚自己的任务了吗?” “清楚!”三人压低声音,斩钉截铁地回应。
命令下达,这部沉默的战争机器立刻高效地运转起来。各部队凭借平日里严酷训练形成的默契,利用逐渐加深的夜色和复杂的地形作为掩护,像溪流渗入沙地一样,无声无息地向各自的预定攻击位置潜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